KiKiUnicorn wrote:
1.現在社會住宅短租的模式,
只是逼民眾利用這段時間拚存錢,
再投入房市內搶買房屋,
根本無助於降低房地產的炒作,
建議改成類是新加坡的長期公屋,
以20~50年,甚至如同新加坡的99年租期,
...........................
當政府每年提供的平價住宅達到市場供給的一定程度以上,
你覺得那些相對昂貴的建商房產,(恕刪)
自己回頭看了很多次...
我有說這些房子要建在精華地帶??
我有說這些房子政府要補助??
我只希望政府在合宜的郊區,
興建合適的住宅,
不用豪華大宅,
只需堅固耐用,
以建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等,
每坪每月三四百元的成本價提供一般民眾另一種選擇的機會!
老實說,
現在各地興建的那些充滿了豪華公設設計的『合宜住宅』
根本就脫離了原有的規劃目的,
完全變成是在幫建商們抬轎,
洗腦民眾說建商的房子其實賣的不貴啊!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KiKiUnicorn wrote:
自己回頭看了很多次....(恕刪)
沒錯,版上多的是日進斗金,
買房毫無壓力的成功人士,
但是這個社會只存在成功人士?
個個都是老闆或是事業有成的高薪階級??
看看財政部統計處 106 年8月 的報告由財稅大數據 探討臺灣近年薪資樣貌
104年度有四成的受雇者平均月薪不到3萬.,五成八不到4萬(見p36)
難道這麼多的人都是自己不努力??
別忘了,
這些老闆或是事業有成的高薪階級,
可都是踩著下面基層勞工才能有所成就的,
這些人都是想著要住豪華的千萬億萬豪宅??
抱歉,絕大多數的人,在努力工作,
奉養父母、養育子女之餘,
只想有個安安穩穩又負擔的起的窩。
沒錯,很多偏遠地方有一二百萬的房子,
但是有房子之餘,有沒有足夠的工作位置??
多數人只能在可負擔的房價和通勤成本下買屋,
可是在眾多成功人士和炒作家的加持下,
很多通勤一二小時內的郊區,
都開始被炒作到了千萬等級。
難道你們認為這些受僱者就要認命再往外圍搬遷,
去那些每日要花上三五小時通勤的區域買屋?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