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鋼構透天如何

爬山的阿光 wrote:
我只想指出。你所說的是錯的。...(恕刪)

可以舉出實例和證據嗎?
不然光一句"你所說的是錯的",感覺真的沒甚麼肩膀。
這是你一向的態度嗎,敢說又不敢舉證。

就先回答我上一篇問的:
<<RC是一層一層蓋上去的,樑和柱是一次澆灌的,這有甚麼錯? 難不成您認為是分開澆灌的?>>

----------------------------

你說從沒在這個行業待過一天?
所以你也沒親自澆灌過RC的樑和柱? (這算我第二個問題嗎?)

happywork01 wrote:
可以舉出實例和證據...(恕刪)


強柱弱樑是結構設計中的基本觀念,並非特殊專利這點是沒錯的
所謂強柱弱樑如同您說的,當某根樑產生破壞時,其應承受之力量可轉由其他尚完好的樑柱來分擔
而若柱產生破壞通常會造成區域性的崩壞,產生的傷害相對嚴重。

然而您提到的台科大專利其實是營建系陳生金教授提出的韌性切削減弱式接頭
台北101確實是採用了此種設計,此設計可令地震時塑性削能區域發生於設計時選定之位置,使消能效果提升
但是此種專利並非隨意在樑端進行切銷就算是減弱式接頭,仍須依詳細評估及分析選定切銷範圍及位置
才能有效發揮其強度,否則將造成強度不足而產生其他不良之結構效應
所以強柱弱樑的觀念是正確的,但這個觀念不是專利
此種減弱式接頭設計才是依循此觀念下去發展出來的專利設計

另外您提到RC結構因柱樑一同澆置所以較難區分柱樑的強弱此種說法可能有誤
在國內RC設計規範中也有此種要求:柱的強度需高於樑強度1.2倍以上
因此在設計中即考慮了柱樑所能承受的計算彎矩而去分析其對應的配筋量及斷面尺寸
這根柱子斷面大小及配置的鋼筋量都是經過計算的,強度當然也就是設定好的
所以並不會有您說的因為一同澆置而較難區分強弱的說法

其實一般民眾並不需要去擔心耐震能力的部分,現今法規及設計規範都有足夠對應的限制及要求
鋼結構或是RC結構只要設計條件分析正確、施工過程依循圖說及施工規範施作
強度都不會是太大的問題,當然遇到人類難以預料的天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於強柱弱樑是不是新觀念,對於專業領域的人來說當然不是,他就是一個基本的概念
其實現今很多建商主推的觀點在結構設計或是一般施工中都是非常基本的東西
講難聽點其實是所有結構都需要遵循的法則,並不是某某建商特別這樣施作
或許有些真的是獨門做法,但是...其實非常非常的少,效益也不大
但是對於不是在相關領域的人來說看起來就相對新穎也就有特殊賣點囉!
汪羊宇 wrote:
您提到的台科大專利其實是營建系陳生金教授提出的韌性切削減弱式接頭
台北101確實是採用了此種設計,此設計可令地震時塑性削能區域發生於設計時選定之位置,使消能效果提升
................
所以強柱弱樑的觀念是正確的,但這個觀念不是專利
此種減弱式接頭設計才是依循此觀念下去發展出來的專利設計...(恕刪)

感謝您的補充。浮上來說明,實在很感動。

不知道陳教授的這個接頭能否使用於RC結構的樓房?
如果不行,那我說的 "鋼構可以多一點選擇",並沒有說錯。
如果可以,那我就錯了。

RC澆灌,樑柱雖說可以用粗細來分出強弱,但是水泥畢竟磅數一樣。一體澆灌,難保接合處樑裂開的時候不會傷到柱?它們之間會自行切割得很完整?

我說的新觀念是針對我個人來說的(因為之前我確實是不懂,也沒把整句說完全)。營造界我又不懂,怎敢隨意說是新觀念。
至於陳教授的發明,那當然是新設計,不然怎麼申請專利。



happywork01 wrote:
感謝您的補充。浮上...(恕刪)


陳教授的專利是鋼結構,自然不能使用於RC上面,的確鋼構是可以多一個選擇
但是如果拉回到實務面來討論
僅止是要建一棟透天的話不可能因為這樣而去使用這種接頭
其實一般依照鋼結構設計規範下設計的鋼結構均已經具備一定的強度
會用到這種專利接頭的通常都是較為特殊的結構體、代表性的結構物、複雜的高層建築
普通建築物即便是一般豪宅、大型工廠、其實都沒有甚麼一定的必要性使用到這樣子的專利
還是要回歸到成本跟經濟效應的層面來看會比較符合實際情形 (當然有使用是更好)
而且小透天的鋼構重量都滿少的,會承接的通常都是小營造及小鋼構廠
尤其小鋼構廠出來的東西光是製造品質及組裝就需要好好把關了(基本的螺栓、銲道就夠令人頭痛了)
建築鋼結構是精度相對RC結構體高的一種施工方式,製造好運送至現場就是要像積木般組裝
若是遇到製造加工甚至吊裝技術有問題的包商,小心現場的修修改改反而破壞了原有設計的好意

至於您說的樑接合處開裂會傷到柱本身
接合處都是互制的結構行為,的確也多少會破壞到柱本身
但是若樑要產生此種破壞模式的話 (樑柱接頭破壞),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討論
在結構設計時希望樑產生破壞時是先發生韌性破壞(彎矩造成),而不是脆性破壞(剪力造成)
原因是韌性破壞時會先從樑中的混凝土開裂,此時鋼筋還具有一定的強度,因此雖然混凝土開裂了但結構還未破壞
可以有效的預警居住的民眾,而樑柱接頭端其相對承受的彎矩較樑中小
所以當樑柱接頭端產生破壞已經屬於剪力破壞的行為,已是屬於相對危險的狀態
且即便是此種破壞模式,樑也確實早於柱產生破壞 = 符合設計的宗旨(強柱弱樑)
再來是伴隨著樑開裂造成柱混凝土剝落的部分通常也屬於外圍混凝土(保護層的部分)
柱子主要發揮強度的核心混凝土區域較不受影響,所以雖然看起來有開裂甚至混凝土剝落了一部份
仍不至於太擔心柱子的強度是否大大打折

當然以上的討論是僅建構於單一面向的受力行為及破壞模式
通常一棟建築物要倒塌破壞所伴隨而來的效應絕非單一的力學行為造成
所以我還是會認為依照現行規範(921後都有持續更新及修正)設計的建築物
是不大需要去擔心其強度是否不足,應好好在施工端把關品質及材料,不要隨意為了空間自行移除樑柱,才是重點!



Jack 你好棒 wrote:
哈,C大是這方面的專家了,

那麼請您提供一些資料給我,

可以拿先前您在他處的相關建設費用,

不過可能要很久才能跟您交觀,
...(恕刪)

我部落格 台東建屋 由整地開始,地基柱腳,一樓柱子二樓樓承板
灌漿,牆面外牆鋼板內牆砌磚包鋼柱,二樓牆壁屋頂,
水電配置,地磚...有全套照片.

個人建屋30多年,工廠廠房蓋上萬坪,3000坪廠房蓋過數間
台灣最高廠房約40m,中油廠房也本人帶隊施工,民國81年.以上....
已PM
鋼構屋,有很多種配合材料施工方式
很多人看到鋼構,馬上就會聯想到一般看到的鐵皮屋
其實不然~版主要的應該是日式建築的鋼構
小弟自地自建自住的房子的經驗 給版主參考一下
我從最便宜的加強磚造到傳統的RC到目前現住的鋼構綠建築
我只能說 鋼構建築,住..起來比水泥好太多了。

綠建築鋼構屋,建造(完工)費用其實跟RC差不多,
對於使用着最大的差別,RC交屋後,不裝潢,簡單的粉刷油漆後就可以住人了
鋼結構 就必須得裝潢,隔間後才能入住。(完工費用 就是指裝潢完畢)


我就說說鋼結構別墅與傳統RC居住起來的差別

綠建築鋼構屋,外牆結構比較特殊 中間會有個5公分的空氣對流層
在屋子外部下緣處會導入冷空氣,天熱時,熱空氣會從屋頂排出
所以 住起來 屋子真的比較不會熱,
夏天有時早上10點多開窗換氣,感覺外面還比較熱~~

外牆板材,由日本進口(最貴的成本),因有自潔的功能,大雨下了幾場,房子自己就洗好了(亮晶晶...)
隔音不錯,沒開窗,聽不到垃圾車唱歌(常常來不及倒)

再講 因位處宜蘭,RC建築 10間房子 9間壁癌(濕氣重)屋內漆面常常剝落,
綠建築鋼構 則沒這個問題,因內部隔間採用輕隔間工法,
故牆面鎖矽酸鈣板,貼壁紙比較好。(油漆比較會龜裂,台製壁紙連工帶料跟油漆是差不多錢,我選壁紙)

鋼構另一個好處,就是建築結構跨距大。
如房子沒有太寬,屋內可以設計到不需要柱子。
所以裝修隔間時,可以很自由,空間利用可以發揮到極限



響食樂

可以請問一下,蓋好後到現在有發現甚麼缺點嗎? 例如漏水或是維護難度較高 ?

2022-05-06 13:49

p94408 wrote:
鋼構屋,有很多種配合材料施工方式
很多人看到鋼構,馬上就會聯想到一般看到的鐵皮屋...(恕刪)

我在別版就回應過一很不客氣的網友
蓋大樓他只認為只能採用RC蓋法,其他就...鐵皮屋

那麼現在許多鋼骨大樓外牆採用 鋁帷幕牆,不銹鋼帷幕牆,加上玻璃帷幕牆,
算不算 鐵皮屋 ?
他不回應了


p94408 wrote:
鋼構屋,有很多種配合...(恕刪)



cougar2015 wrote:
我在別版就回應過一很...(恕刪)

感謝專業的版友還有很多好朋友的分享~
有這個念頭的出發點的確是想到鋼構綠建築的幾個優點,如施工工期短/環保/美觀/相對抗震....等
也許是我不懂建築,想法比較天真吧
想說只要有地就能蓋一間自己想要的那種房子,類似農舍那種,所以前幾樓我有提到宜蘭有看到很多這樣的別墅,
剛好這星期突然有農舍的新聞出現,只是這篇新聞的房子是RC的

如果在相同價位下輕鋼構綠建築可以有環保/抗震/抗腐蝕....等優點的話,也不失為自建的一個好選擇
Endure hard is in order to sustain it easily~

Jack 你好棒 wrote:
哈,
C大是這方面的專家了,
那麼請您提供一些資料給我,
可以拿先前您在他處的相關建設費用,
不過可能要很久才能跟您交觀,
因為將來我想把目前住的地方賣掉,
加存款去郊區蓋透天,那就是 10 年後的事了,
我希望能給單一間公司統包,設計 + 建設 + 裝潢,
這樣每個環節他都賺得到錢,比較不會跟我計較某個環節他沒賺到錢,不願善後,
我的需求為單一層樓建坪 40 坪,
3 或 2 層樓透天,
看到時我媽及我岳母是否有要來住,有要來住就蓋 3 層,
沒有的話就蓋 2 層,
室內要有景觀電梯,所以才要給單一間公司統包,由他來設計 + 施工,
哈,說多了,
這是很久以後的退休計劃了,
先祝 C 大 生意昌隆。
...(恕刪)

單一層樓建坪 40 坪, 2 層樓透天,這有300萬就可蓋好,
室內1,2樓都設計3房1衛浴,裝潢另計.
就是你了,我一直希望碰到有一客戶想建如照片造型的別墅.
還有游泳池.
要電梯不難,之前幫中壢一客戶設計5樓透天含地下室,
2,3人座電梯約80-90萬,這要電梯底座在地下室,
5層樓電梯間,你如只2層費用就低些.









cougar2015 wrote:
單一層樓建坪 40 坪, 2 層樓透天,這有300萬就可蓋好,


這個價位滿不錯的,被吸引中。




cougar2015 wrote:
室內1,2樓都設計3房1衛浴,裝潢另計


我的格間可以更簡單,1廳1房2衛浴,

所以才想說假如買已蓋好的來改格間,那要拆一堆牆,不如自建,

裝潢預算可抓一層樓 100 萬,不必有太多設計,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展示走秀的,實用為主。




cougar2015 wrote:
就是你了,我一直希望碰到有一客戶想建如照片造型的別墅.
還有游泳池.


哈,這種樣式的也不錯,

游泳池就先跳過了,要維護費也要佔掉一部份空間,我去國民運動中心就好,

我想弄個簡單的院子,種草皮,再去領養隻拉布拉多。




期待將來與 C 大 您交觀的機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