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高房價害絕子絕孫!專家:這種人最吃虧


scott20419 wrote:
說真的 進口車真的賣太貴
看看那精美的進口和貨物稅
真的有需要這麼高嗎?
看到國產車多麼沒競爭力了嗎
幾年前進口車就在4-6氣囊
台灣前年還在兩氣囊
所以你舉的例子蠻差的...(恕刪)


這就對了啊!
配備好的進口車比國產車貴好幾倍,這算合理
地點好的房子不應該比地點差的房子貴好幾倍嗎?
C_J_W wrote:



這就對了啊!
...(恕刪)


C_J_W wrote: 這就對了啊! ...(恕刪)

不是...雙B來說國外也是100-200萬台幣而已,台灣賣200-600萬
是政府為了保護國內車商和想收稅金的結果
看看國產車這兩年快賣不下去才變好的
所以配備好是理所當然
國內太不競爭了
參考資料:我到德國實際看過車價

所以房子是不同狀況
單純被炒高,政府可以介入
貴可以貴不能亂貴
你知道嘉義大林的房子破1000了嗎
地點好嗎?

我認為兩件事情沒有相似之處
這版好久沒看到,賣不出,加價再賣的理論了..

這些人都跑哪去了,台灣房市可是無限美好,永遠漲不停..
重點是低房價的地方,工作機會通常少的可憐


mask0704 wrote:
有唷....

基隆東北角找找看...(恕刪)
話都是他在說

一下說投資客炒房

一下說房地產景氣差

景氣差怎麼炒房

不是投資客開什麼價錢都有人傻傻的願意買單阿

老話一句

台灣是自由經濟社會

從前你的老祖先如果有錢就拼命買房

後人就是等著乘涼

我們都不要說到什麼企業家富二代富三代了

光是一堆作吃的賣吃的 賣網拍作直播的可能就電掉一堆平常人

還不算什麼醫師機師

你有一間2000萬的房子 然後沒法幫助小孩買房?

你也只能自我檢討 請長輩祖先也來檢討檢討

人生就是一場接力賽

如果每一棒都落後

也不要怪每一代的差距越拉越大

成堆的爸媽卯起勁的的幫小孩鋪路

送出國念書的 幫忙存好錢的 買好房子的

那些少子化的問題

最終還是影響在網路上說風涼話的小老百姓

你以為少子化只會影響房價?

如果少子化只會讓房價下跌

世界各國還救生育率幹嘛

上述那些有錢人老早把錢都安排好了

根本不痛不癢

只有傻蛋空空老是以為落井下石可以打到那些有錢人

kuotunghung wrote:
重點是低房價的地方,...(恕刪)

一樣的道理..有人說可以蓋茅草屋可以活著...
重點是..能讓你蓋茅草屋的土地是否你能接受?
第三世界國家郊區例如非洲...任你蓋茅草房子但不保證你有工作..

台灣東北角.房子便宜..但不保證你有「高薪」工作...只求溫飽.不求富貴在台灣哪都能活....
高山都有原住民了...何況東北角要活著很難?
老愛跟人擠麵店然後看人吃麵就在旁邊喊燙...這就是那些我們所謂的很有為青年..台北市方圓30公里內透天300萬到3億的都有..如果買不起3億地段也可以跑去買300萬的,當一堆人往300萬的擠久了也能結市..年輕人買不起房?當買不起房的集中在一個地方,自然商業區也就形成了。獲利的還是你們自己..現有的市區及建設也是上代人完成的,你們只是坐享其成⋯⋯
有本事你們自己搞一區...別老是怨天尤人,幻想著貶低別人的財富來成就自己的利益..
自己愛跟人擠市區精華區然後怪房價貴又是哪招?說真的會貴還不是你們自己愛擠的結果...
亞太技術學院(已停招)附近一間公寓150萬還賣不掉,大家可以考慮。
實在沒必要為了買房去住這種,
光維修就不知道要花多少了,
整棟壁癌、漏水、甚至根本危樓,
如果買房僅有如此預算,
這些後續必要的整理想必也沒錢,
想撐著等都更的機會應該也沒有。

再來根本也沒什麼好的就業環境,
醫療、就業、子女讀書都條件不佳。

還是那句話,都市租屋還是便宜,
台北租不起還有台中、高雄,
高雄有月租七千的透天,
屋況還比樓上列出的百萬透天好,
但仍然像個鬼屋就是了,
水權也不清不楚要跟鄰居拆帳,
周圍鄰居都是老人,
天天聚在你家門口放板凳開講,
一大早就會被聊天聲吵醒,
不過是在市中心喔!

今天與在路竹買千萬透天的朋友通話,
母子兩代人熬進去為了圓買房夢,
但今天才說連個保險都沒有,
分期30年中間還不能生病沒工作,
每個月手頭只剩幾千元度日,
下一代會感謝他嗎?
他根本手頭沒錢不敢找對象,
老了也是以房養老把房子還給銀行。

我也不太懂光是高雄,
往蛋殼區外繼續看也是賣千萬,
這些地方生活條件差,工作機會少薪資低,
就像在路竹買房的朋友,
那一代的工作薪資也不高,
房子買下去更是人生被綁死,
他原本在路竹也是租屋,
母子兩人一個月租金五千,
兩人月薪五萬,
扣掉便宜房租與清淡生活,
本來過得還可以,
拿出祖先老本與借貸熬下去買,
跟賭命沒什麼差異了,
當地也只有低薪加工區可以做,
化工環境不到三十歲身體就很差了。

從當地租金那麼便宜,
低薪就業與生活機能差,
對比過度浮誇的房價,
不就是抓準老一輩,
把買房當作畢生目標的傳統嗎,
一生綁給銀行,死了還給銀行。

為什麼不到市區找個好工作,
租房也是可以過的不錯的。
花蓮老家附近有一位老鄰居,住別墅(地50坪),退休老師,70好幾歲,過年期間北上和兒女團聚,原以為三代同堂,結果三位兒女年過半百卻又未婚。不能說沒有後代不好,但對這位老夫婦總是有些遺憾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