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租VS買;實際算給你看


Danny.jean wrote:
其實有更簡單的思維,不需要看報表,也不用計算分析,看看你自己周邊的親戚朋友就知道
有錢人幾乎沒有不買房的,越有錢買越多房
跟著有錢人的思維走不就對了
一直租房只會越租越窮,租了2~30年最後還是兩手空空


為什麼我看到新聞的是一堆藝人、大老闆在出清房子
所以這些藝人跟大老闆都不是有錢人
你周圍的親戚朋友都是有錢人
清流達 wrote:
2017年發表了篇...(恕刪)

立基不同,都挑自己有利的來說



簡單說,目前中美貿易戰的角力

對中國來說,美國是混帳
對美國來說,中國也是混帳

誰是混帳?看你用啥角度去解釋....

那站在台灣的角度呢?...上面兩個都是....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2個問題點
1.貸款利息不是那樣算的
2.480萬不用還嗎 ...(恕刪)


1.你拉公式再把480貸款扣掉就知道我"貸款利息"有沒有算對了...
2.用現金流那邊每月還23,384不就是有還貸款了嗎

我一個用費用概念,一個用現金多支出的概念... 你混在一起了喔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另外你說貸款買房比租房每個月多花17500元
17500*12*20=420萬
買房的過20年後繳完房貸
租房的過20年後多出420萬可花
夠你再租20年
也就是說你現在買的這棟房子要住滿40年才會贏過你租房40年(後20年的房屋維修費跟稅金我沒算)(其他外在因素都不考慮的情況下)
然後獲得40年的老屋一棟 ...(恕刪)


這啥邏輯阿...

不是我說...是用算的 ..

算出來的概念是你每月多支出 17,500,20年後就有一間房 (當年價值 600萬的房+120萬的家具裝潢..)

硬要說成40年@@? 我真的無法進入你的思考領域



30年前的15000跟現在的15000價值差多少你有概念嗎?
老房子除非地段絕佳否則租金是會下修的
就算跟新房子拚也只能降價求租
a28956215 wrote:
25-30年前,父母租了一個一樓房子月租$15000(北市巷弄)使用約20坪...(恕刪)
其實你的算法就是傳統供需算法,這種算法一遇到去槓桿就炸,

升息會讓你支出突然爆增,只是現在台灣沒人有GUTS用升息去槓桿,

但是去槓桿方式一大堆,不只有升息,

這種算法只要被去槓桿一次就三代翻不了身,

台灣還沒發生而已,遲早的事。

很👍同、幫房東繳房貸
dnalvqrq wrote:
一個是租20年,還是...(恕刪)
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買600萬住了20年再賣600萬
每個月等於繳租25000
樓主設定是17000啦!
中間那8000被誰偷走了?
同樣等級的物件需要25000月租金嗎?
需要的話就是租不如買
不需要的話就是買不如租

Berton_Lu wrote:
假設買600萬房子自住 繳了20年 20年後搞不好也賣600萬 所以比租屋便宜 租的不是你的 你無法賣

aa11zzxx wrote:
其實你的算法就是傳統供需算法,這種算法一遇到去槓桿就炸,

升息會讓你支出突然爆增,只是現在台灣沒人有GUTS用升息去槓桿,

但是去槓桿方式一大堆,不只有升息,

這種算法只要被去槓桿一次就三代翻不了身,

台灣還沒發生而已,遲早的事。...(恕刪)


供需算法? 我書讀得少,方便用白話解釋嗎..

用升息去槓桿? 我書讀得少,方便用白話解釋嗎..

還是感謝您給寶貴意見..

Danny.jean wrote:
其實有更簡單的思維,不需要看報表,也不用計算分析,看看你自己周邊的親戚朋友就知道
有錢人幾乎沒有不買房的,越有錢買越多房
跟著有錢人的思維走不就對了
一直租房只會越租越窮,租了2~30年最後還是兩手空空


拜託一下
去查一下 生存者誤差 是什麼意思
那些炒房失敗套牢慘賠的投資客
還是房子遇到地震火災的自住客都不會被算在"有錢人"裡面
當然你怎麼算都是買房=有錢人

覺得台灣未來30年會跟過去30年有一樣的成長率也是很好笑
如果有未來人可以告訴我未來30年房地產還是一路漲
當然不買是笨蛋
但問題就是你不知道啊
何況現在出生率曲線已經擺在那邊
有時候兩手空空還是會比滿手負債好,對吧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拿250萬當頭期款貸款350萬<=這就是槓桿

同理拿250萬融資350萬投入股市<=這也是槓桿

現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嗎?

清流達 wrote:
供需算法? 我書...(恕刪)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