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誰能解決高房價?就等台灣的「黃背心運動」吧!

ltelung wrote:
相信套套和空空都會很...(恕刪)


是阿,就是保守所以沒貸款
我這樣窮有沒有人要賞個紙箱給我
牛奶伯 wrote:
有沒有用不知道. 但...(恕刪)
不要想太多呀!以為想他來就會來嗎?

一個打雜流浪漢 wrote:
不要想太多呀!以為想他來就會來嗎?


我沒有想太多啊, 中國目前管制外匯, 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 這個之前就有專業網友在430樓貼過了.

中國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

本來就是假議題. 把自身的經濟, 寄望於對岸的施捨, 不曉得對岸的政策是窮台嗎??
supersport01 wrote:
馬英九
2008-2016
房價一飛沖天
然後這廢物還想出來選總統
真幹...(恕刪)

不要這麼講,現在還在推案的建商、以及套了很久的投資客就是在等2020的改朝換代。

可是他們不知道現在連大陸也自顧不暇了....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小火禪師 wrote:
就我觀察現在有趣的現象是

20~30歲左右的就在喊房價貴買不起
這年紀想買房本來就作夢
除非你有富爸富媽

30~40歲左右的在喊房價貴買不起
20~3X若有點出息、好好存錢的或是靠家人幫點忙 應該最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付頭期了
卻人人都想住蛋黃區 然後喊貴買不起

大多40~50歲左右的 嫌貴 默默的還是買房了 買蛋白、蛋殼

大多50~70歲左右的 嫌貴 買來退休用、買來投資、買給小孩、幫小孩付頭款 買蛋黃、蛋白

話說回來 光是買日常生活用品、水電、油錢 所有人都會嫌貴了

更何況是買個幾百幾千萬的房子 當然沒有人會覺得便宜

10年前長輩看上三重一個房子 一坪25萬 還可以接受 但還是嫌貴 就沒買
10年後 同個地點附近長輩拉高預算一坪35萬 一間都買不到...

當然有人會說過去10年和未來10年是兩碼子的事 未來少子化 景氣不好、供過於求 等等

問題是便宜了就會有人買嗎? 假如大家都想買了 房價勢必回穩往上

如果大家都不買 房價愈來愈低 大家都覺得還會再跌 誰敢買??

那買盤不在了嗎?很多人在那裡少子化少子化 真正有機會影響到房市都幾十年後的事了

1、台灣處於地震帶 1999年921大地震後政府才修訂了法規的耐震基準 台灣目前老屋有多少?
台北市平均屋齡就32年 新北市平均28年 不談地震的風險想換的族群
都更龜速 老舊屋想換新屋的族群的又有多少人?

2、再來民國70年到85年間台灣最風光的日子 這年代的父母 子女長大了進入成家立業的階段
不管是自己買或是父母幫忙買 或是爺爺奶奶做資產分配繼承 原本一戶的家庭勢必會變二到三戶

3、本身收入OK 真正需要房的人 也就是所謂的剛需 湊一湊可以付頭期的人也不少

也就是說 大坪數的需求可能會衰退 但是50坪以下的還是存在著不少的隱性買盤

更何況政府也不可能讓房價跌到哪裡去 再來通澎等因素也要考量進去

現在隨便一碗麵40~50元 還回得去小時候的20~25元嗎?

簡單的說 如果收入不夠快 最終還是會離房子愈來愈遠

不是說一定要買房 如果租金OK房子又喜歡 房東人又好 當然也未必一定要去買來背苦了自己
如果是自住以後要留給下一代 還是可以好好評估自己的需求度和經濟情況考慮入不入手

而不是大家說哪裡好 快買阿 就衝了
又或者是大家都說買了穩慘的 房價要跌了 就慢慢等

等到最後本來可以買蛋黃的變買蛋白 可以買蛋白的變買蛋殼 可以買蛋殼的變什麼都買不了

38樓的大大說的很好


1.你的論點犯了多多套套最常見的通病
那就是認為少子化還要十幾年後才會影響房市
因為你們都是認為到時候人口少了
買房的人少了房市才會下來
只考慮到直接影響卻未考慮間接影響
10年內大學生總數會從現有的90幾萬人減少至60幾萬人
這短少的30萬人對租屋市場難道沒有任何影響?
更直接一點現有大學有150幾所你覺得10年後會倒掉幾所大學
這些倒閉的大學周邊租屋市場跟商圈難道會完全沒有影響
少子化的影響早在104年的時候就開始了
因為104年15~65歲的工作人口達到高點後就開始減少
而房市也差不多在104年的時候開始反轉向下

2.老屋很多沒錯
但老屋幾乎都是在市中心
郊區以新成屋居多
因為炒房的結果反而導致這些老屋的更新不易
造就郊區反而比市區還要現代化的感覺
至於成交量只有多少的問題
金融海嘯期間成交量也不是零
如果成交量一直偏低
房市如何上來

3.沒有錯
70~85年間的大部分都已成家或準備成家
所以台灣房市才會漲到最高點
那接下來呢?
這個年齡層的夫妻都生幾個小孩?
這些小孩多的是可繼承的土地跟房子
不諱言的是連我都有可繼承的房子
需求只會一直減少而已
說個可笑的現象
台灣0歲的小孩跟70歲的老人一樣多

4.一碗麵40~50元還回得去小時候的20~25元嗎?
我可以跟你保證絕對回不去
因為只有賣不賣得出去的問題
有人買就有50元的價值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漲價
但買的人越來越少最後撐不下去就是倒閉
當東西賣不出去有的人是漲價來彌補營收
有的人是選擇薄利多銷
市場自然有其機制
並不是政府做莊就不會跌
那股市哪來崩盤這種東西
牛奶伯 wrote:
我沒有想太多啊, 中...(恕刪)


政策是恩威並施

少子化 wrote:
政策是恩威並施.


還恩威並施咧.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別用那種滿清時代的用語, 還仰望煮國的恩澤咧.
牛奶伯 wrote:
還恩威並施咧. 台灣...(恕刪)
也是啦!真的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沒人要承認而已外國人不承認就算了?還每年要跟我們收保護費 ,那個F16V好像要3800億吧!其他不知道還更多?

一個打雜流浪漢 wrote:
也是啦!真的是主權...(恕刪)


國防部表示目前根本沒有報價資訊,假新聞你還深信不疑?
牛奶伯 wrote:
還恩威並施咧. 台灣...(恕刪)


恩威並施有錯嗎?我看到的確實是這樣,一堆人在指望恩澤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