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買方靜下來,太貴就不要買


真左維 wrote:
房地產是個三方構成的價格競局, 建商, 專業投資人, 自住客.
房價是由三個切入點價值來達到最終收斂.
首先, 佔最大宗是自住客的中古屋交易. 由於自住物件有鄰近區域替代性, 條件相比下構成了都市地區由內往外蛋黃蛋白蛋殼的金字塔結構. 同時, 由於實價登錄的比價效應, 自住交易會盡量讓房地產往減小波動發展. 因此, 在自住面的價值改變, 通常是聯結到區域建設, 比如國道新設交流道, 捷運站開通, 重劃區機能成型等. 打個比方, 如果今天突然出現國一乙大屯山隧道(而不是淡海輕軌), 讓淡海新市鎮聯通大直, 數萬新物件的湧入, 淡水房價會大漲並拉低北市房價.
其二, 專業投資客. 無論是台商搬錢回來, 還是家有餘財置產避遺產稅, 甚至是投機客都算. 投資人在投資時, 會對不同投資物件進行比較, 此時台灣房地產投報率的競品就是有價債卷, 國外金融商品, 黃金等. 而可慮房地產的投報率, 第一是貸款利息, 貸款成數, 第二是遺產稅, 第三租賃市場熱絡. 當房地產的潛在投報率(包含上漲)優時, 錢就會流進來. 很多人有錯誤觀念, 認為房地產是炒作上來的, 沒有那麼多盤子在亂接好嘛. 房地產無法炒上來, 只有本來就該上漲(政策/利息因素), 炒作只會加速並稍微炒過頭(預期心理), 所以這幾年跌了一波就穩住. 現實面上, 只要央行鐵了心不升息只降息, 就跌不回十年前號角響起前的價格, 即便算上合理通膨增幅也不可能是這價, 有人見過買雞排貸款的嗎??
期三, 建商一定要賺錢.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都市土地出現稀缺性, 是個只漲不跌的東西, 原因就在大有為的政府每年都在快樂印鈔票, 也可以解釋成土地抗通膨. 今天房市價格不好, 建商就會減量推案, 建商=/=營造好嗎, 很多建商不景氣就裁員養幾個行政就好, 營造的工人沒錢賺, 反正政府會救(謎之8800億). 土地一直放, 曬太陽都會上漲, 持續保值沒關係, 別傻傻的蓋了房子賣不掉斷頭/賠錢賣就好. 2013/2014年誤判市場, 所以出現賠售, 當價格下跌時, 2015/2016就是建照量緊縮. 土地跟建材, 因通膨長線上漲, 所以會預計蛋黃房產長線增值, 但帶起上漲/下跌衝鋒的重來都不是建商, 而是投資客.
交易價即現價, 除非三方有人對房產認知的價值大幅改變, 否則房地產的價格就是穩穩妥妥的在那.
順便補充一點, 房價所得比是政府施政依據的重要社會狀態指標. 但這指標跟房地產價格沒有直接聯結關係, 別搞混了.



來01那麼多年,終於看到有深度的言論

專家1100 wrote:
但只要你不買漲就跟你無關,如果大家都這樣,房價就會更快出現合理的價格(恕刪)


專家大大,小的有一問題想與您討論

台北市有些精華地段一個B1或B2坡道平面大車位動輒250~300萬

小弟在板橋的B1坡道平面大車位當初一個也買了200萬

請問專家大大

這樣的停車位價格算是合理嗎?

PS:江子翠坡平車位每月租金約4000元 ,假設物價不會膨脹

一年租金約4000*12=48000算 50000好了,租個20年 大約需100萬

台北市租金應該又比板橋高
一日三千刪 wrote:
591的中、北部交易量。已快進入死水狀態了。

等法拍潮爆發,下看一折。

全都跑到高雄炒了?


劉泰英說 台股下看6000

還是保守估計。
那你放空台指期了嗎?是下單100口還是1000口?

幫你算一下
9,660-6,000=3,660
3,660點*200元*1000口=好大的數字(保守估計)

真左維 wrote:
房地產是個三方構成的價格競局, 建商, 專業投資人, 自住客.

房價是由三個切入點價值來達到最終收斂.

首先, 佔最大宗是自住客的中古屋交易. 由於自住物件有鄰近區域替代性, 條件相比下構成了都市地區由內往外蛋黃蛋白蛋殼的金字塔結構. 同時, 由於實價登錄的比價效應, 自住交易會盡量讓房地產往減小波動發展. 因此, 在自住面的價值改變, 通常是聯結到區域建設, 比如國道新設交流道, 捷運站開通, 重劃區機能成型等. 打個比方, 如果今天突然出現國一乙大屯山隧道(而不是淡海輕軌), 讓淡海新市鎮聯通大直, 數萬新物件的湧入, 淡水房價會大漲並拉低北市房價.

其二, 專業投資客. 無論是台商搬錢回來, 還是家有餘財置產避遺產稅, 甚至是投機客都算. 投資人在投資時, 會對不同投資物件進行比較, 此時台灣房地產投報率的競品就是有價債卷, 國外金融商品, 黃金等. 而可慮房地產的投報率, 第一是貸款利息, 貸款成數, 第二是遺產稅, 第三租賃市場熱絡. 當房地產的潛在投報率(包含上漲)優時, 錢就會流進來. 很多人有錯誤觀念, 認為房地產是炒作上來的, 沒有那麼多盤子在亂接好嘛. 房地產無法炒上來, 只有本來就該上漲(政策/利息因素), 炒作只會加速並稍微炒過頭(預期心理), 所以這幾年跌了一波就穩住. 現實面上, 只要央行鐵了心不升息只降息, 就跌不回十年前號角響起前的價格, 即便算上合理通膨增幅也不可能是這價, 有人見過買雞排貸款的嗎??

期三, 建商一定要賺錢.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都市土地出現稀缺性, 是個只漲不跌的東西, 原因就在大有為的政府每年都在快樂印鈔票, 也可以解釋成土地抗通膨. 今天房市價格不好, 建商就會減量推案, 建商=/=營造好嗎, 很多建商不景氣就裁員養幾個行政就好, 營造的工人沒錢賺, 反正政府會救(謎之8800億). 土地一直放, 曬太陽都會上漲, 持續保值沒關係, 別傻傻的蓋了房子賣不掉斷頭/賠錢賣就好. 2013/2014年誤判市場, 所以出現賠售, 當價格下跌時, 2015/2016就是建照量緊縮. 土地跟建材, 因通膨長線上漲, 所以會預計蛋黃房產長線增值, 但帶起上漲/下跌衝鋒的重來都不是建商, 而是投資客.

交易價即現價, 除非三方有人對房產認知的價值大幅改變, 否則房地產的價格就是穩穩妥妥的在那.

順便補充一點, 房價所得比是政府施政依據的重要社會狀態指標. 但這指標跟房地產價格沒有直接聯結關係, 別搞混了.

太強了,這論點我以前霧裡看花,現在清晰了不少
請問您是專業投資客嗎?
Alan yang0716 wrote:
專家大大,小的有一問...(恕刪)


你很可愛,家裡事情交代的特別清楚特別老實,不像有些人火氣特別大,壓力爆表

要是有人問我為何買不起,身上口袋錢包全部淘出來我看看有多少錢,我會暈倒,以為遇到土匪強盜阿

你說的情況有見過,住台北市的人,也不會租一輩子車位,租個幾年就想辦法自己買一個車位了

至於貴不貴?你負擔得起,就不貴,
某些人覺得買了房,犧牲了家庭的生活品質或健康或小孩教育品質,就是貴

再說,樓主下這標題是給買家看的,不知一些賣家或包租公為何會跳腳火氣特別大,這是比較無法理解的地方

到底買家買不買房跟其他賣家或包租公有何關係??爽爽收租金不是很快樂的事嗎,為何氣別人不買房??

況且也不是一輩子都不買,只是現階段暫且不買,樓主標題也寫得很清楚了,到底有些人在擔心什麼?不懂
Alan yang0716 wrote:
專家大大,小的有一問...(恕刪)


對了,小孩外籍老師有說過,每個月交租金給房東的時候她特別恨
merry go round wrote:
你很可愛,家裡事情交...(恕刪)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現在這個時間點手中多存點現金最安全
樓主也不用講太多
會買的還是會買
不會買的還是不會買
很現實的一點
還是要有盤子接房價才會下來

現在就是手握現金等時機
該來的終究會來
不會因為這邊多說幾句話就會改變趨勢
看戲就對了
看看這些蟲在熱鍋上跳來跳去其實也蠻好玩的
merry go round wrote:
對了,小孩外籍老師有...(恕刪)


恨什麼,扣掉一些想雲遊四海的外師,臺灣很多外師在原國家都是魯蛇,被洗到臺灣來的。在原國家也是一輩子租屋。
bernoulliqq wrote:
恨什麼,扣掉一些想雲...(恕刪)


她有說,房租太貴,在他國家沒這麼貴

Alan yang0716 wrote:
專家大大,小的有一...(恕刪)

45樓的大大回答的很精彩了
你可以再考量三個點(1)你認為你所説的車位價格支撐是多少、(2)付200萬対你而言是
小菜還是要存很久、(3)方便性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