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eepapa wrote:好益惡勞是這些年輕人的通病,不負責任的價值觀,當啃老族,連對自己負責的認知都沒有。每天只嘆時不我予,期望天上掉下來禮物。 全世界到處房價都高,並非只有台灣高,而且台灣算起來還相對不高胡志明市房價都比台中高雄還高了...還有很多人說少子化難道空地會變多嗎? 空地隨時都在少地化少子化速度>少地化速度,那房價就會跌少地化速度>少子化速度,那房價就會漲所有投資都是一場眼光的競賽,跟股票一樣,眼光正確者贏
這之前就講過啦 人生就這麼一次在自己年齡的同溫層做相同的選擇,才不會讓你覺得被自己的世代拋棄了生活條件只要不是最差,就還是有選擇的餘地,端看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出來取暖,都活到37歲了,他覺得還會有人要拉他一把嗎又不是安親班,老師還會管你有沒有吃飽,這就是現實人生
不吹不行啊,都用罵的,不過也不擔心,陸資港資要來掃貨了,過兩天會有人發文說十年後要來台灣定居,到時房價直上西天。不買的統統去睡陽明山合歡山。其實我們又不孤單,地球上生育最低的前5個都在附近,大家一起爛鍋底嘛。我不想看房價跌,只想看學校店家關門。
jackey chang wrote:可以分享 做那行 可以到年薪2000-3000比我認認上市櫃 副總薪水還高??(恕刪) 其實之前有寫過幾次:本來是醫師起家,現在也還是,但是幾年前開始合夥醫療類型的公司。因為是合夥,不用自己負責全部的事務、所以才會一年大約有三四個月放假沒事出國玩。但跟一些認識年收九位數的長輩比,實在滿普通的。
ddr7011 wrote:我可以用「盲從」這...(恕刪) 當然可以說盲從啊,因為他現在問題就是出來取暖說他周遭朋友跟她的生活不同調,覺得被排除在外然後又認同社會的父權觀念深植在他的心上,可以有所選擇又不選擇,這要人怎麼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