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坪=280萬,+車位=80=360萬可起來,因為未結婚,一個人住20坪新房夠了
買台2手車=約20萬通勤!
貸款個200萬,分20年.......月繳1萬多.......
48K-15K=30K..........可存款20K,另外10K可以有生活品質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沒有高收入,卻壹定要買高房價(雙北市).......然後吃泡麵,怪誰!吃1-2年後,掛了,又怪誰?
我親戚原本有房,年輕揮霍把房子賣了搞小三,小孩跟媽媽住
現在70多歲了,因為租房不敢退休,雖然有給小孩贍養費但沒一起生活沒交集也不敢叫小孩養他
每天上班走路搖搖晃晃,但因為是親戚所以還是繼續雇用他,不然沒讀書70多歲了上哪找4~5萬以上的工作
Mirage-Ulysses wrote:
不然他該怎麼辦?連...(恕刪)
你講了許多,
卻弄錯了一個重點,
每個人最後買在哪住在哪不是因為房價的平均值,
而是購買力的排名.
信義大安一坪要跌到5萬時,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高價區移走了,這時大家會改吵xx區價格太高了..
另外一種是大家收入下跌了.人人都想要買好地點,好地點房子最後仍被相對購買力強的先買走.
不要認為22k的人買得起"現在的"大安信義區才是正義,真如此,那月入220k的人應該買哪?
若政府用納稅錢補貼,讓某幾個22k的人用200萬買帝寶,然後未來這幾個人用2億賣給月入2200k的人,
這叫做"圖利".不是正義.
BTW, 你住台北嗎?台北租金並不高,除非你看的是豪宅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