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拿來自台北租屋處及中南部看的屋子,輸入Excel表算一算買來租人都不合算.
不是要提高房租,就是入手房價要低才有正槓桿 but...現在房價高高,提高租金有多少人能租得起?
前面有人也回了,完全是建立在之後房價會漲才有正報酬~
房地產財務模型 - 張金鍔
ROE:自有資金報酬率=現金流量(CF)/自有資金投入
K:貸款常數=每年應償還貸款本利和(DS)/總貸款金額
ROR:資產總報酬率=營運淨收入(即租金收入減去營運支出=NOI=CF+DS)/資產價值
正槓桿:當ROR>K,則ROE>K,且ROE>ROR代表對購屋者有利。
負槓桿:當ROR<K,則ROE<K,且ROE<ROR,代表對銀行有利。
槓桿不正不負:當ROR=K,則ROE=K,且ROE=ROR。
其中
「自有資金投入」即指購屋者的「自備款」。
「總貸款金額」指的是購屋者自銀行貸款的「房貸總額」。
「資產價值」即「自備款加上總貸款金額」,也等於購屋者買下房屋之總價。
如果將房子出租,對房東來說,「營運淨收入「代表著「有效總收入減去營運支出」,「有效總收入」主要為房租,但扣除空置租金損失,如將停車位出租者,則應加入停車位租金,「營運支出」則包括稅金、耗材費用:而每年的「營運淨收入」再古掉「每年應償還貸款本利和」,就是這位房東的「現金流量」,也就是賺到的錢。
因為買房子等同於「自己向自己租房子」,因此當營運淨收入(NOI)大於或等於銀行貸款本利和(DS)時,即交銀行房貸等於交房東租金時,許多人心中盤算「租不如買」,因為交房貸最後房子是自己的,交房租最後房子是房東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