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是短時間賺走資本利得的人,那才真的是暴利
1000萬的房子, 仲介做了甚麼事 為什麼可以"依法"最多拿60萬的仲介費 這是很多人一年的工資吧! 仲介每天花一兩小時 一兩個月的時間 總共花可能不到 100小時"帶人"看房子 所以平均一小時工資6000元?!如果是豪宅, 那可能是 6-20萬元. 這合理嗎? 這些仲介就像蔬果中間商 擋在供應者和消費者中間 (壟斷資訊), 以微乎其微的成本 奪取暴利 讓自由市場的機制無法合理運作.
不要跟我說仲介也有"成本", 誰開店沒成本? 但是這種壟斷資訊 (不讓買賣方直接談價格 甚至傳播假資訊) 獲取暴利的行業還是不多
政府應該建立房價買賣履歷和成交價的網路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很方便的了解房屋的真正合理價格 杜絕投資客炒房 (國家的生產力不會因為炒房而增加) 可以將多餘的資金導向需要的地方
談判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行業之一,如果你不服氣,你可以試試看你能否在房仲業存活超過一年,爭取成為TOPsales,賺取你認為是暴利的利潤,真的很好賺,我認識的超業,年薪都超過五百萬以上,他們每天工作行程就是陪目標客戶聊聊天。
但是有百分之70以上的業務員連每個月3-4萬塊收入都賺不到,最後轉行,退出市場
業務把海量的資訊 篩選過後 挑選適合的物件給你 不讓你亂槍打鳥 節省你的時間
你本來就該付2%
業務幫你的房子 花了大筆廣告費用曝光在 各街角 網路 精準挑選到最適合這間房子的主人 並協調到你要的價錢 你本來就該付4%
屋主跟我說 行情1200 最少要賣到1300萬實拿 佣金你自己想辦法 有本事自己拿
可是買方都看實價登陸 覺得行情1200 都只出價1000-1100
後來 屋主也同意買方出價1100 但是要實拿
最後 買方加價到1150 仲介拿走賣方46
到底 買方一開始就出1150? 還是1100呢? 或是比1150更多?
到底 賣方一開始底價就是1100? 還是後來1300變1100呢
一切都不重要
房仲特種部隊
任務就是 "成交他" 拿到6%佣金
讓買方覺得買的便宜了 賣方覺得賣得不錯 大家笑著走出大門
賣方佣金台北市"平均"2.5%~3.5%不等 ,您"0.05%",連菜鳥都不會幫您做。
最後成交價格1380>>>您實拿1345=35萬佣金=總佣金2.5%左右,
價格拉鋸下,買方可能也不會另外再給佣金,說真的只是在平均低標。
仲介又說這次服務費由買方支付,
"如果"樓主沒有支付五萬元的佣金那也才差價十萬,
何來A15萬之說?我是不知道您跟仲介談最後需不需要支付。
每個屋主都講得自己好像支付多少%多少佣金是他付錢的一樣,
講真不管幾%最後還不是由買方付錢,因為賣方佣金就是包含在買賣價金總額內=最後的成交價。
基本上只有買方佣金是另外寫,另外收。
總結:不論你看不看得起房仲業務,各行各業都有辛苦的地方。
您以為這個市場上拉買方價格很簡單的話,您可以選擇591自售。
您以為現在很多人會透過仲介是為什麼,因為至少有人替您過濾客戶、把關買賣流程。
您以為收您5萬佣金就是這個業務員放口袋嗎?拿到手連一半都沒有。
不願意付仲介佣金或者是付費觀念極差的客戶,真的可以試試591自售。
您可以看到各種妖魔鬼怪買方跟您出連芭樂價都說不上的八七價。
房仲業務員確實是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但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就我來看,佣金的%數是您對業務員的價值給予的肯定,
我相信今天一個業務員幫您辛辛苦苦賣一個房子,價格也賣在"行情"內甚至之上,
一定有摳毛屋主只給1%-2%,但大部分屋主會認可這個業務員的努力及價值,致上這榮耀的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