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30年公寓每坪要30萬以上??


HAMILTON1 wrote:
這篇出現很多井底之蛙....
當一個人沒能力的時候 就會開始怪東怪西..(恕刪)


放大招了!!!

"買不起都是你自己的問題,誰叫你賺太少?!",這就是所謂的:"受害者有罪論,加害者有理!",改天你走在路上被人搶劫,我肯定在你旁邊唱衰:"唉呦!又一個井底之蛙,居然走在路上都會被搶劫!"

你:"誰知道那邊會有犯罪者?"

我:"哈!當一個人沒能力的時候,就會開始怪東怪西!誰叫你不保護好自己,都是你自己的錯才會被搶!"。

你做何感想?

Dennis520 wrote:
出價是要讓你殺的
之前有不清楚行情價的老夫妻,花了1000多萬買
不然一般的成交價是在500-600萬左右

現在有間在北市的物件要出售
明明想賣的價格沒那麼高
硬要加好幾成賣,結果當然賣不掉
所以我很看不起房仲這個職業
不事生產又壟斷市場
只想賺輕鬆錢
.(恕刪)


都是一群詐騙罷了
專騙不懂行情的老實人
raptor168 wrote:
興起買房是因為老是看...(恕刪)


建議樓主買房前多多比較新成屋與中古屋看看,多比較後,想法與概念自然會更加明確。

按常理推論,新成屋的用料與建材,不可能比三、四十年的舊公寓差,但現在的實際情況確實是新成屋的價格比中古屋還要便宜!

130萬的自備款確實少了點,建議再多存一些,因為目前500~600萬物件的中古屋公寓,大多還是得經過修繕之後才能住的舒適。

而整體的房價趨勢,逐漸下修也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所以也無須過度恐慌此時不買房,房價價更高,多些現金在手,可供樓主彈性選擇的機會與物件也會增多。

但樓主主因為自住用途,若租金與房貸相比之下房貸勝算較優,此時介入買房也無不可;不然就再等個一年半載,等預售屋大筆出籠後,看看會不會形成中古屋市場的比價壓力效應,順勢下修公寓的價格。
miwabear wrote:
由去年六月開始看房由...(恕刪)


~哈~我也是跟miwabear大大一樣,房子看來看去後,選擇現金留手,用二萬左右的租金租新成屋。

一則住的舒適,二萬房貸根本買不起千萬房子,但二萬租金卻可以住近千萬新屋。

二則以現在房價下修趨勢,還是先保守因應為佳,進退有據。
ake999 wrote:



去買吧,悲慘一...(恕刪)

這四十年來我靠買房資產翻了五倍,假如當年把錢拿去投資股票,現在一定妻離子散。

sgleepapa wrote:
這四十年來我靠買房...(恕刪)


很厲害嗎?
我爺爺早你十年買屋,
現在房屋市價漲100倍囉。

四十年只有漲五倍,
不就等於物價而已。
一定不是買在台北吧⋯⋯
少子化之後,只剩首都的房產能維持資產通膨。
比喻沒有比喻的很好餒

不知道怎麼回您

所謂受害在哪 加害在哪


鼴鼠 wrote:
放大招了!!!

"買不起都是你自己的問題,誰叫你賺太少?!",這就是所謂的:"受害者有罪論,加害者有理!",改天你走在路上被人搶劫,我肯定在你旁邊唱衰:"唉呦!又一個井底之蛙,居然走在路上都會被搶劫!"

你:"誰知道那邊會有犯罪者?"

我:"哈!當一個人沒能力的時候,就會開始怪東怪西!誰叫你不保護好自己,都是你自己的錯才會被搶!"。

你做何感想?口哨(恕刪)

HAMILTON1 wrote:
比喻沒有比喻的很好...(恕刪)


既得利益者 vs 被剝削者 vs 被洗腦的被剝削者
這種好房仲哪裡找 不殺屋主價格

屋主想賣低還跟他說 不行喔 賣太低了

完全有良心 你幹嘛討厭他?

這種好房仲拜託介紹
Dennis520 wrote:
現在我爸有間在北市的物件要出售
明明想賣的價格沒那麼高
硬要加好幾成賣,結果當然賣不掉(恕刪)


新北真的沒那個價, 台北市是因為長久以來工商行號多, 交通醫療跟補助建設較外縣市佳. 所以才會多人.
多人當然價高. 建議樓主可再看一陣子, 先存好錢. 時機一到就可出手了.
或是往新北邊邊蛋白看看, 雖然比較不方便. 但價錢應該很好殺.

打算一輩子租屋的, 要注意, 房租不會一直不漲. 因為錢會越來越薄, 如果薪水沒跟上物價. 以後只能被擠到外面去了. 因為總是有人比你有錢. 房東不是來救濟的. 不趁能賺能存時多努力多規劃. 未來沒頭路真的只能睡路邊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