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111 wrote:
以下轉貼日本等國家...(恕刪)
買房本來就應該實坪制
有實際使用的地方 才需要計價計稅
你們看歐美 日韓 紐澳 甚至東南亞新興國家 全部都採用實坪制 引進嚴格建築法規反而更優
全世界只有大陸跟台灣是虛坪(同源?)
就不會有太多華而不實的東西
實際去問大樓的 像是台南的鄉城建設 管理員說很少在用游泳池 基本上都空著在那 已空好幾年了
自身的小電影區間或是運動器材也很少有人使用(尤其是有需要扣點數的)
唯一還比較有人在使用的是圖書空間 但很容易淪為小朋友嬉鬧玩耍的地方 不一定能安靜讀書
實際效益太低
看看國外 全部實坪制 也不影響建商的買氣
也實現的使用者付費的概念~~
建商如果品質更好 總價一樣 照樣會有支持的買單
唯一的功用 就是凸顯了一些品質不良
故意用高公設去覆蓋過多室內空間的黑心建商~~
跟台灣單價過高的事實而已
品質好的建商跟本不怕 總價一樣 一樣有人買單
p.s在宣導雨遮算公設不計價前 國泰等等的一級建商早就不計價了 還不是一樣賣得超好
會怕的都是品質不良 或是故意用高公設去蓋掉實際市內使用空間的某些建商
還有末端進場卻誤以為是改實坪套牢的投資客...
套牢是因為少子化 人口紅利減少 供過於求 反而不是因為實坪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