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2 wrote:
親戚的老公就是韓國人,去住過一次韓國社區,純實坪買的新房子,除了常見的設施,社區還有小型足球場,一個在台灣算是中型公園的中庭,而且在當地這是低價位的社區喔
我覺得韓國建商一定是笨蛋!
你說的社區台灣也有,
淡水、三芝很多,他們都和韓國一樣,都是屬於低價位的社區。
韓國的建商不是笨蛋,台灣的建商也不是笨蛋,
不管哪裡的建商,都有他們的工程師,
都會去精算如何在建築法規的規定之下,蓋出最大利潤的房子,
請問你懂這些法規嗎?
假如有個建築法規"入門"的考試,總分是100分,你能考幾分?
認為別人是笨蛋,其實是因為自己不懂。
關鍵字"建蔽率"。
下面是網路找的照片。
你知道下面這個有網球場、籃球場的社區,公設比可能是0嗎?
PS. 不過下面的網球場、籃球場應該和建蔽率無關。

freesia-lee wrote:
前天看到一個新聞提...(恕刪)
蠢問題又來了!!
你不想看見公設
只要把權狀或謄本的
共有部分那一欄塗掉就行了.
這很難嗎?
這種蠢文都不知道發了多少次了!!
還扯外國實坪制勒!!
外國連官方登記制度都沒有,還實坪呢??
自以為很懂的人真多!!
我看一堆貼文的人是不是連謄本都沒看過?
實坪多少,明明寫的清清楚楚的,
是眼睛業障重,還是腦子有問題??
就算是預售契約也是寫的清清楚楚!!
貼個外國政府機關的登記謄本之類的東西來看看阿!!
"公設比"是個數學的關係數字,計算來的,是在取什麼消阿??
中文不好,數學也不行,邏輯也沒有,建商不騙你錢騙誰阿!!
JIN DER LAND OFFICE
是規定逃生設備
權狀不會列出公設坪數多少
問題點是兩者混在一起列入權狀 混在一起才是重點
所以癥結點是修改變成買賣只能實坪 登記也是
其他不得列入
這樣大家也不用管建商是不是就不蓋樓梯
這是假議題
它要賣房子給人 它自然會蓋樓梯電梯
因為沒人會買沒樓梯沒電梯的二樓以上大樓房子
建商想賣大樓它就得蓋
這樣就是市場導向
有沒有發現 好像也會誘導建商多蓋透天少蓋大樓 像日本
但肯定的是現在的虛假的門面豪宅風會消失大半
以後會出現像日本這樣很樸實且實際的大樓設計
因為不算在坪數內 就沒辦法用虛假的公設坪數放在你的實坪成本內
這樣即使建商要塞成本在登記實際坪數上 空間也不大 這就會導致建商蓋符合法規必要性設施和建材
其餘它就不會多做
也是另類環保誘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