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近5年抱房地產將惡夢連連與滴血垂淚

abc003 wrote:
在歐美國家人民的資...(恕刪)




別在那道聽塗說啦。

美國,英國,法國,北歐等國家的有錢人也是存房當存錢筒的。

基本上只要是「资本主義」國家的基本商業行為仍然是以「資產」為主而衍生。否則紐約曼哈頓區,舊金山灣區,倫敦海德公園等地的房地產怎麼會是國際「貴」。
試想這些有錢人有資金需求時,也是要有抵押品,銀行才會放贷的。



MoneyLottery wrote:
別在那道聽塗說啦。
美國,英國,法國,北歐等國家的有錢人也是存房當存錢筒的。
基本上只要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基本商業行為仍然是以「資產」為主而衍生。否則紐約曼哈頓區,舊金山灣區,倫敦海德公園等地的房地產怎麼會是國際「貴」。
試想這些有錢人有資金需求時,也是要有抵押品,銀行才會放貸的。


是媽妳去看看歐洲地區房價所得比也不過是3~6倍而已

美國也不過5倍
能帶來正現金流的才叫資產, 以這個定義, 台灣近10年的房地產投資, 幾乎都只是買投機籌碼, 多頭時有價差可以套利, 持有時的現金流都是負的!

房市轉空頭2年了, 近3~5年購置的地產, 其實已經是負資產, 2年後10年內購買的房產,也都會是負資產, 法拍大噴發大概就這一兩年了!


abc003 wrote:
是媽妳去看看歐洲地區房價所得比也不過是3~6倍而已
美國也不過5倍



我想是比重問題,而且台灣都市人口稠密,房價也比較有支撐..
台灣有錢的人沒那麼仁慈,房子永遠都會是炒作的工具之一
現在這麼多游資存在銀行我看來不過是鯊魚還沒聞到血而已
價格到了利潤點自然就會蜂湧而出搶戰利品
倒楣的不過是小咖投資客被吃到連骨頭都不剩而已
當然自住客也不至於衰到在旁邊玩沙啦!
重劃區跟新市鎮有大把生活機能不全的地方未來都是出價就賣
出價就賣代表幾折幾折的夢您愛做多久都隨你
不過大咖專業人士的進場時機可是務實的很呢
每次大家講"國外"如何如何,
"國內"如何如何,
總犯一個很大的錯誤,
就是國外是"全國平均"很便宜,
國內是台北市"松山"、"信義"、"大安"的房子夭壽貴。

不公平的比較基準,
是在比什麼啦。

老公的姐姐在舊金山經營加油站,
錢就那麼多,
所以當初油站的地是買的,
但住宅是租的。
問姐姐,何不買遠一點、便宜一點的住宅,
她說,當地租屋市場很健全,
沒必要把錢套在不會漲的地區。
(當然也是因為白手起家,實在沒那麼多錢)
萬般拉抬只為出。

只要自住客不買單,
總是投資客你賣我,我賣你,
就算把房子價格賣上去,
投資客們,總會越買越怕吧。

當房子供給量不斷上升,
願意進入投資市場的,
只有"曾經賺到錢的"投資客,
房子可以炒得起來?

大台北林小姐 wrote:
萬般拉抬只為出。

只要自住客不買單,
總是投資客你賣我,我賣你,
就算把房子價格賣上去,
投資客們,總會越買越怕吧。

當房子供給量不斷上升,
願意進入投資市場的,
只有"曾經賺到錢的"投資客,
房子可以炒得起來?

沒錯,炒做到高點當然是人都會怕
但只要持有人願意接受含淚跳樓價就又是另一回事
可惜沒能撐到現在~
股市萬點不是到頂,還原權值早就突破再突破了。
投資有賺有賠囉。
房市到頂不好賺,到股市找好標的也沒比較差,還在漲的、穩穩賺股利的還很多。
lichujen wrote:
能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恕刪)

8189 wrote:
哈哈,這個太好笑,...(恕刪)


哈哈 這不就是富爸爸嗎
30歲左右就能靠炒房賺千萬
不知道炒房資金哪來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