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2017房價鬆動2018將「邪惡大跌」

bcn2718 wrote:
要不要把上面每年的成交棟數圖表,換成每年成交金額
這樣子比較客觀知道每年的成交金額有多大
年成交金額是每年遞增還是遞減

這可能要等你或相關高手來制作了 光是交易總量表就是官方地政局制作的資料

就算全部內政府統計總金額 也因為實價登錄有造假情形
只能作為參考

以金額方面 反而是扣除建商建造時的貸款後
純粹買方的總貸款數的金額較有參考值(有些銀行會公告)~~
要升息了,房地產要崩跌了
bigbrain2 wrote:
不是田僑仔、富二代...(恕刪)
美國聯準會(Fed)今天宣布升息一碼(0.25個百分點),美元走強趨勢底定,全球金融版圖將再次挪移外,對台灣市井小民有哪些影響?要想保住資產,這些不可不知。

●存款利息變高

美國「升息」代表「存款能生出的利息變高」,預計明年開始,美國利率會慢慢走升,雖定存族利息不會馬上大增,在利率還有機會上升的條件下,「選機動利率」或「向短天期定存靠攏」是賺銀行利息的兩大原則。

不過,因為錢存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息,所以民眾可能會比較少花錢,國內商業景氣恐會受到影響。

●貸款負擔變重

雖然目前利率仍低,但升息畢竟會影響房貸、車貸及信用卡利率上揚,尤其,台灣人民的房貸占家庭所得比例很高,因此對背房貸的人來說,升息就有如惡夢一般,一年利息恐增加支出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因此要思考提前還款的可能性。

●美元升亞幣貶

升息,是貨幣走強的訊號,也反映美國經濟復甦腳步穩健,全球資金都被吸引往美元資產挪移。換句話說,存款戶會把錢從其他利息較低的國家換成美元、移到美國當地的銀行。美元需求增加,進而推高匯率,想換美元就要快點出手,到美國當地旅遊可能也要多備點銀兩。

●進口商品變貴

日圓、韓元、新台幣等亞洲貨幣有可能再度引爆競貶戰,不過買入生產設備、原料都以美元計價,對公司經營會有更大挑戰。

另外,國際燃料價格上漲也可能帶動國內民生消費油、電、瓦斯,甚至名牌包、高級服飾都可能變貴。

●保險規劃停聽看

終身壽險、終身醫療險這些終身險,其實就是先把一大筆錢存在保險公司,而當時的利率越高,則保費會越便宜。另外,除了少數利率變動型的保單,在不影響保障的前提下,建議別在現在利率最低的時候去買保險,尤其是儲蓄險或固定利率的年金險,鎖住低利率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新興市場有危機

美元走升,原本停在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大量撤回美國,並導致新興巿場貨幣大貶;同時,這些國家也會因為美元升值而造成償債成本提高,未來將承受沉重的債務壓力,有新興市場基金部位的投資人可考慮贖回。

●大宗商品走跌、黃金越來越不值錢

美元強升後,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蒙上陰影,包括原物料、礦產、金屬、能源價格未來走勢恐受壓抑。且市場資金可能從避險性質較高的黃金,轉向美元,黃金價格有可能進一步走跌。

●股票優於債券

高利率往往反映經濟成長動能強勁,股票可能會在升息循環中有理想表現,金融業等特定產業甚至可能會因此受益,且借錢出來買股票的成本變高了,所以熱錢會變少。

因此對背房貸的人來說,升息就有如惡夢一般,一年利息恐增加支出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完了完了,房地產要崩盤了。

sunnight123 wrote:
美國聯準會(Fed...(恕刪)


升息月多繳數百到數千元,扛不下來的人應該是租房而不是買房吧?

閣下應該是反諷。
bike speed wrote:
升息月多繳數百到數千...(恕刪)


槓桿開大的就慘了,跟租房有什麼關係

有聽過開槓桿買房的,沒聽過開槓桿租房的。

樓樓上的套比較辛苦🤣

terrybog wrote:
槓桿開大的就慘了,...(恕刪)


看起來真的很辛苦...

多繳的幾千、幾百塊...

如果房價不會跌價也就罷了...
多出來的房貸利息也只好轉嫁給房客了。。。要怪就怪升息不要怪我。
bike speed wrote:



升息月多繳數百...(恕刪)


全新3房含管含車租金18000貴嗎
數字租屋有漲價嗎
月幻星空 wrote:
這可能要等你或相關...(恕刪)
sunnight123 wrote:
多出來的房貸利息也...(恕刪)

推論正確,房地合一上路、投資客老早改變策略、房子做個簡易裝潢、轉售為租。台北市不是還有把陽台隔間出租的,還真有人買單咧!黑心房東各種奇招都有,早就在01版講過,不想被建商坑的結果是被房東坑,早買就早超生,好心提醒結果被罵被酸、真不知道要講什麼才好
lucc543 wrote:
推論正確,房地合一上...(恕刪)


那也要買來出租的房位置好,跑去偏遠地區還想漲價的,那一種也只能祝福他找到「好房客」,不是租來製作毒品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