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聊聊大樓公設比這件事


coffeeman531 wrote:
重點是一個車位才幾...(恕刪)


我也是好奇 為什麼有10坪的車位.

那社區應該專停貨櫃連節車或是大卡車吧..

個人是覺得有閒錢買車位比買房子賺多了..

可恨就沒閒錢 買了房子只好騎機車通勤.

我上班地點機車10-15分 汽車25-35分看車況.
其實到最後看的是房屋的總價及買方的感覺,買方感覺能買而賣方願意賣就能成交。
已經實價登錄很多年了,取消了公設登記也沒差,何時蓋好.歷次買賣時間及價格也都無法改變,買方看得到賣方當初購買的價格且沒到屋主能接受的價錢也無法成交,公設比算是假議題。
樓主非常專業,完全點出重點,謝謝。

關於公設比,有的時候我真的想解釋,但又懶得解釋,
因為隔行如隔山,一般人很難理解...
確實車公是決定公設比的關鍵,這就是建商慣用的手法,
我常跟周圍的朋友說,別相信公設比的數字,
因為建商可以決定公設比,我們甚至是開會先決定公設比,
再讓代書部去抓面積抓到我們要的數字,但大多數人似乎都不相信...呵呵

ovkgod wrote:
曾經問過代銷的,公設怎麼那麼高啊(大約35%)?
代銷:因為有電梯,樓梯,頂樓花園,閱讀室...
說真的,一個建案15樓,你可以不作電梯啊,看誰買。頂樓花園,閱讀室...之類的,個人覺得這並不是必備的。就是沒有一個建商只蓋純住宅,電梯樓梯算公設我覺得合理,但動輒30%以上的公設比,根本太扯。


我也有相同的疑問
若降公設比可以殺出重圍
但顯少建案這樣做
why....

liu6148 wrote:
我也是好奇 為什麼有10坪的車位.
那社區應該專停貨櫃連節車或是大卡車吧..

有車道、迴轉空間、無法停車的開門與柱間空間
這理論上應該由停車位均攤

一般停車格尺寸2.5mx6m=15平方米 = 4.5375坪
加上四周圍走路空間、邊邊角角用不到的畸零空間
停車區平均每一格應該有5坪左右
有時候有些畸零空間很大的,無法規劃出車位
然後還有車道與坡道、出入口面積
你如果仔細算一下車道面積,其實不會小於停車區域面積

建築基地越大,車位與車道的配置才會越經濟
這時每個坡平車位平均可能9坪就夠了
比如說網路上隨便抓的平面圖:

這個一層地下室,停車格的大小與車道、坡道、畸零空間的大小大約是相等的

如果基地越小,畸零空間就越多,車道占用比例就越大
這時每個車位12坪都有可能

比如說這個小基地,如果都設平面車位
車道與畸零空間應該是停車格的兩倍大還要多吧
kaod wrote:
有車道、迴轉空間、...(恕刪)

另外還有機車位, 大多數建案都是不針對機車位另外計價, 也是併在公設內的
我看過更好的案子還有獨立機踏車停車場, 獨立出入門不和汽車共用, 汽車車道也比一般住宅來的更寬, 這些都是計入公設, 也是對生活品質與便利性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很多人都不自覺享用一些自認用不到設施的好處, 比如深窗, 對於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幫助, 下雨天雨不會直接噴入室內, 就可開窗, 太陽大時也不會直射室內, 對開冷氣時, 冷房效果有幫助, 而且深窗的設計也有利於窗框防水, 但大家還是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所以政府現在說雨遮,屋簷都不能登記, 但真蓋一個沒有雨遮,屋簷的案子, 又有多少人願意接受???
看下面連結這文章最後的比較圖, 下面最後那張真的是不想有雨遮的人要的房子外觀嗎?
http://blog.sina.com.tw/4167/article.php?pbgid=4167&entryid=593622

再回頭想想公設, 社區內, 從離開自家門口的那一片面積開始往外, 通通都是公設, 把不必要的通通拿掉, 只留下法規下必要的, 然後必要的部分就縮小到僅符合法規即可, 一個公寓的放大版, 就只多了因應消防法規的空間, 這是你想住十幾二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房子嗎?

ryanku wrote:
所以政府現在說雨遮,屋簷,屋突都不能登記, 但真蓋一個沒有雨遮,屋簷,屋突的案子, 又有多少人願意接受???

你搞錯囉
屋突現在還是可以登記的
屋突是指樓梯與電梯上去頂樓的那塊突出物
也有可能放水塔的那塊空間
跟你說的雨遮無關

kaod wrote:
你搞錯囉屋突現在還...(恕刪)

修正了, 感謝!
不過這無礙我要說的論點

oneman wrote:
假如有一案
100戶 各戶"銷售"面積80坪
地下室全部 3000坪 停車200台
建商告訴你公設30%
包括:樓電梯,梯廳,大廳,健身房.....等+部分地下室機械空間,防空避難
你不知道的是 所謂的地下室空間就佔了大概公設的一半以上
因為當建商評估時是把"車位比"鎖在8-13坪


你從事這行10年喔!不知道你是哪個區塊?建築設計?開發?銷售規劃?

建商會鎖定車位面積?

既然敢說是巷子內的,就聊聊吧!
一般案子,通常建商會先給建築師做初步設計,依其設計計算銷售報表,
規畫這邊通常看兩個數據,銷容比跟公設比,這幾乎就可以決定這個案子做不做的下去.

通常銷售報表會先算標準版,就是正常算,專有部份是固定的,公設就大公,車公,
簡單說該做車公的汽車車位,車道外,其餘就是大公.

數據出來如果公設比不符合規劃期待(33%~35%),相對銷容比一定也低,總銷也低.
這時要嘛請建築師擠東西出來,要嘛就是調公設算法,你說的鎖定車位面積是本末倒置.
是鎖定公設比(算出大公要多少),剩的就是車公了,但是車公也不能隨便給,你知道1.8倍參考原則嗎?我猜你不知道.
不然你怎會說"你不知道的是 所謂的地下室空間就佔了大概公設的一半以上"
而且佔一半以上這種例子少之又少.

專有部份(傻子們會說實坪)主建物,陽台,(雨遮,屋簷107.01.01後請照不能登),
這是死的東西,建築師設計出來,怎樣就怎樣,(外露柱103.07.01後請照不能登),
要增加面積是建築師的功力,也只能搞搞雨遮跟柱子,以後都不能登了就不說了.

共有部分是個問題,但是能登的面積其實是固定的,是放在哪裡的問題!
很多人就是笨,不去了解銷售面積,登記面積,怎麼算的,包含哪些東西,
甚至連謄本都不會看,就在那邊說公設不該登記...實坪制如何如何....
笨就是笨!!

公設不登,以後買房子你看到謄本標示部資訊就只有
主建物:100平方公尺
陽台:12平方公尺
沒了

代銷賣房子更簡單了,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問:那這房子公設有什麼,面積多少,換算以前作法公設比多少?? 
我若是銷售專員:有40%喔,公設不拉布拉都有喔....(反正地政不登了,沒依據,我怎麼說怎麼算)
公設不登房價就會降??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建商能賣1000萬,他不會賣980萬,除非你是他好朋友,還是回歸市場機制.

房價不是我要談的重點,
我的重點是"登記制度"
這麼好的登記制度,為什麼公設不登??
與世界接軌?接鬼吧!
台灣買房子,你調個謄本,室內,陽台,共有,車位,圖也好面積也好清清楚楚,還公家掛保證.
要是有錯!地政機關還賠你損失.
美國有嗎?資料非官方的(專業簽證),有錯,自行舉證,司法訴訟!!

實坪制??鬼扯吧!!
現行登記
主建物:100平方公尺
陽台:12平方公尺
雨遮:6平方公尺
共有部分:0000建號面積10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550/10000
(包含停車位編號10號持分200/10000)
你看看上面的資料,
把資訊減少了,叫做實坪制,腦子有問題嗎?

買賣是雙方合意,你不爽公設,買的時候你可以直接忽略,你要是小學沒畢業,不會+-*/
叫銷售算給你看,不計公設一坪多少?現在就可以做!
陽台不計都可以,自己都可以算,

到底為什麼要把公設拿掉不登記??
不登記就會不算錢??
我問你,你買過有露台的房子嗎?
露台不登記了,算不算錢??

公設要登記,你知道地政把關多嚴格嗎??
法規有規定能登的才登,沒規定的能不登就不登,有疑義的一律不登,釐清再說!!

不登就不關地政的事了,
以後你發現建商說,公設100坪,都送你的,結果陽台法空也算,無遮騎樓也算,筏基蓄水池也算,屋頂平台也算......
沒個基準你跟誰討??






JIN DER LAND OFFICE
JINDERLANDOFFICE wrote:
很多人就是笨,不去了解銷售面積,登記面積,怎麼算的,包含哪些東西,
甚至連謄本都不會看,就在那邊說公設不該登記...實坪制如何如何....
笨就是笨!!
公設不登,以後買房子你看到謄本標示部資訊就只有
主建物:100平方公尺
陽台:12平方公尺
沒了
代銷賣房子更簡單了,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問:那這房子公設有什麼,面積多少,換算以前作法公設比多少?? 
我若是銷售專員:有40%喔,公設不拉布拉都有喔....(反正地政不登了,沒依據,我怎麼說怎麼算)
公設不登房價就會降??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建商能賣1000萬,他不會賣980萬,除非你是他好朋友,還是回歸市場機制.
房價不是我要談的重點,
我的重點是"登記制度"
這麼好的登記制度,為什麼公設不登??
與世界接軌?接鬼吧!
台灣買房子,你調個謄本,室內,陽台,共有,車位,圖也好面積也好清清楚楚,還公家掛保證.
要是有錯!地政機關還賠你損失.
美國有嗎?資料非官方的(專業簽證),有錯,自行舉證,司法訴訟!!
實坪制??鬼扯吧!!
現行登記
主建物:100平方公尺
陽台:12平方公尺
雨遮:6平方公尺
共有部分:0000建號面積10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550/10000
(包含停車位編號10號持分200/10000)
你看看上面的資料,
把資訊減少了,叫做實坪制,腦子有問題嗎?
買賣是雙方合意,你不爽公設,買的時候你可以直接忽略,你要是小學沒畢業,不會+-*/
叫銷售算給你看,不計公設一坪多少?現在就可以做!
陽台不計都可以,自己都可以算,
到底為什麼要把公設拿掉不登記??
不登記就會不算錢??
我問你,你買過有露台的房子嗎?
露台不登記了,算不算錢??
公設要登記,你知道地政把關多嚴格嗎??
法規有規定能登的才登,沒規定的能不登就不登,有疑義的一律不登,釐清再說!!
不登就不關地政的事了,
以後你發現建商說,公設100坪,都送你的,結果陽台法空也算,無遮騎樓也算,筏基蓄水池也算,屋頂平台也算......
沒個基準你跟誰討??


一堆人吵著不登記, 權狀拿到假裝沒看到不就好了, 要實坪計價, 分拆表拿出來, 想怎麼算也隨便你,
自己花錢買的面積, 還不想登記在權狀? 以後不就都建商說了算??? 如果日後發現這些公設面積都還登記在建商那邊, 建商回過頭再跟你收一筆使用費, 維護費, 再來哭哭嗎?(日本就有多收一筆維護費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