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70 wrote:這可以再觀望......(恕刪) 基本上我是建商的話,我付出的成本跟我想要的收益絕對是固定的!所以~本來總價800萬,扣掉公設,我也要賣800萬,所以一坪從20萬變成29萬....漲了4成而已!至少在政策剛啟動的狀況一定是這樣~~
市場擔憂政府過度躁進,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澄清,這不是優先法案,未來一年內完全不會討論。不論北中南,新建案公設動輒超過30%,一直被學者以及消費者詬病,內政部這幾年有意研擬「不動產登記法」,討論是否「與國際接軌」,走向實坪制。內政部先前委外研究「不動產登記法」,結果已經出爐,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施明賜表示,外部研究單位雖然提供草案方向,但內政部要訂定專法,還是必須兼顧業者意見,會再持續與產官學界討論,法案「離成熟還有一段時間」。內政部日前盤點2017年施政要點,將都更條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獎勵條例以及租賃專法列為重點項目,花敬群直言,今年的重點會放在都更,不動產登記法並非優先法案。
房市小熊 wrote:單價上漲只是拿來炫耀用的~~~事實上總價還是下跌ing~~量先上來再來說吧 支持這個政策單價上漲的結果, 就看買家接不接受不接受的話, 建商有兩個選擇:1. 降價2. 以後的房子公設比會調降單純單價上漲, 總價不變買家是不可能買單的, 現在買氣都這麼差了若"名目上"單價還調漲, 感覺又更差了
我也認為實坪制較佳今天我買的坪數為實際得到的再依照公共設施來評估用付加的概念來增加房子的價值也讓建商可以思考有用無用、必要無必要的最佳考量的公共設施就像有大大說的公設是讓房子更有賣點好房子好設施價格一定較優而不是像現在灌在你買的坪數內為了灌而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