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對房市過去現在未來的一點看法

yoyo0830lu wrote:
大部分的回文內容針...(恕刪)


要讓年輕人對於買房不感覺到是個負擔,房價至少要下修至高點的7折,基本薪資至少要提升1-2成
以上,雙北市至少要搞個1-2萬社會住宅,還要年輕人不亂花錢,以上條件達到才有辦法買房不會感
覺負擔重到無法承受。

資本主義玩到最後就會變成M行化社會,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各國政府才要不斷的宏觀調控來減緩
M型化的進程,市場也會走到某個進程自動重新洗牌,比如金融風暴,當初就是投機玩過頭了結果爆
掉,所以政府才要適時的在投機市場過熱時收回市場的錢,在台灣現在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在韓國、
日本、中國、美國、歐洲..,先進國家都遇到,尤其以亞洲遇到時感覺特別明顯,特別難解決,韓國
、日本都無法解決,台灣更不用說了,中國是個集權國家,政府一只行政命令下去連續5年每年加薪
10%,哪個企業敢說不,但台灣行嗎?加個5%就要開會協商半天還不見得加的到。

現今台灣這個社會其實不是政府做多少事管多少事立多少法可以改變狀況,比如政府一直量化寬鬆一
直降息,房價自然一直漲,當初不是用了奢侈稅結果失敗嗎,奢侈稅就一定是不好的政策嗎?其實不見
得,主要因素不變格局就不變,主要因素一變格局跟著變,還需要什麼奢侈稅房地合一稅,所以才說
政府不是要做多少事而是要做對事,政府只要做對事政府不用做多少事就可達到效果,但做對事往往
會面臨到很多壓力,或是不敢扛責任而不敢做。

什麼加薪幾%、什麼幾例幾休、什麼國定假日幾天、修什麼勞基法,都無法改變多少事,而政府偏偏都
把精力花在這,政府只要做對1-2件可以改變大格局的事,政府什麼都不用管,那些事都會自然而然的
解決。
tt0935 wrote:
你光看立委們手上房...(恕刪)


這倒是不怕,其實遲早要現出原形的。
現在死撐只是拖延,死慢一點而已。

而且他們不敢把泡沫刺破,要緩著陸,那在中間撐住泡沫的是誰?
當然都是有剛性需求的年輕家庭。
要用自己的一輩子當代價去撐。

爛攤就要找當初亂搞的那群人去負責,
才不要幫別人扛這爛攤呢~
就算對經濟和國際局勢再了解再會分析
沒有能力買房子的人還是買不了房,這也是事實
有能力買房子的人,就算對經濟和國際局勢不了解
他房子還是一間一間買,房地契越來越多張

就像我認識的一個鄰居大嬸,小學畢業,上網都不會
但手中台北市房子東區店面加起來超過20間
看她每天從菜市場買菜回來後,就用傳統打電話方式操作外匯
光抄作外匯零頭收入就可雙B代步

某些有能力買房子的人,也許說不出什麼道理
但他們都是從房地產買賣實戰中去摸索學習

觀察趨勢固然重要,但經濟實力更重要(手中資金才是王道)
如果讀書多或懂得國際趨勢分析就行了
那麼世界首富榜上應該都是那些財經專家才對
多數百姓只希望房價能下修,不要繼續無止盡上揚
同意樓上的看法,不是書讀多了就能夠賺的多。想表達的是個人的財務知識或常識與資訊,總要有某個特定領域的專注才可以在市場上賺到錢,但是比較擔心是年輕的一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與受教育的過程太過被保護了,遇到大環境逆境時的應變能力及所擁有的工具不足,到最後在很無奈的情況下變成較負面影響。也許想太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想的太多也沒用!
aa901 wrote:
我對房市過去現在未來的一點看法

我想您講的都對,但感覺又是用經濟去預估政治的味道
台灣做主的不是行政院長是總統沒有疑問吧
蔡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快速讓房價落底啊!
所以我看也就是擺明要在2~3年要搞定這個事情
要這樣做當然要先進行風險評估~ok?了解?
前題:奢侈稅是2010年6月開始實時施的
小咖投資客跟集資買房族被帥過投之流的騙接到了最後一棒
大咖專業的配合出貨資金抽回,現在早分散風險炒房炒到全世界去了
建商嘛也是2年多前就判斷後勢不妙開始養地保守經營
您看新建樓板面積每個月都在減少就是個實證
建商既然越蓋越少避險,房價一次到底又能傷多少?
所以投資客跟建商經過損害評估是可被政策犧牲的一群
既然動了也絕不會對台灣經濟傷筋動骨到趴下去
所以我判斷房價最後勢必不是軟著陸直到N年
軟著陸就只對房市有利,但對政府從房市取錢卻是大大不利
中央政府本來就是要以價救量,有交易中央政府才有稅可收
不然是等看地方政府房屋稅土地稅收到眼紅嗎?

豪大的意見也反映出之前到現在當政者的心態。溫水煮青蛙來對付資產擁有者以為大家都沒感覺哦!知識與常識的重要性,在這個點上就看得出來。君不見板上諸多大大早就轉移資產配置,政府也不見得討得了乖。
但如果沒有資產管理的知識與常識,到水煮沸的那一天而沒有因應,那真的會是叫天地不應了。
有些夫妻兩個收入加起來不足10萬,若不略為了解停止量化寬鬆和升息,可能會帶來市場低迷和
房價下跌,到時極有可能帶來悲劇,有些口袋夠深的投資客,在多頭時口袋已經賺得飽飽,就算
來個幾年空頭房子一間也租不去,他們也不會倒,所以有沒有了解趨勢也沒關係,但一般上班族
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悲劇。

我也希望蔡政府能越快搞定房價越好,台灣做主的是總統沒錯,總統打算怎做都早已跟行政院長
和央行討論好了,行政院長和央行是執行總統訂下的方向,行政院長和央行早已明示或暗示對房
市未來的方向,可以看看新聞他們怎麼說的。我所認知的硬著陸是房價像金融風暴時半年至一年
內腰斬。


有人說川普是建商所以他當選對房市是利多,這麼說有沒有錯,聽起來也好像是如此,但是大家
仔細觀察一個現象,有沒有發現現在政黨輪替不論在美國在台灣,始終擺脫不了一個現象就是髮
夾彎,簡單的說就是換了位置換了腦袋,沒當選前只能用感覺爽去訂政策,當一當選後總統辦公
桌上擺滿了一堆有幾十年經驗的碩博士提出的數據和報告,開會時一堆央行和經濟部幾十年專家
提供每種作法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時任誰去當這個總統,結果似乎好像都是如此驚人相似
,台灣和美國畢竟都是有家底的國家,沒一任總統敢一把梭哈下去,一把不過整個國家徹底完蛋
,不像菲律賓窮到沒家底,剩拚一條路管你國際和反對的人怎麼罵怎麼說,拚過了國家就起來,
拼不過國家還是一樣,當然跟他拚拚看。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graphicdetail/2016/08/daily-chart-20

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germany/housing-index

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united-kingdom/housing-index

給你參考

如果只是把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簡化到qe影響房價 全世界應該都跌翻了

然而英德美都還在漲 加澳中漲的更誇張 所以 問題不是這麼簡單

還是台灣領先全球 提前至少兩三年反應

還有 中產階級銷失 很多人怪政府無能

這個是世界問題 這幾年大家都可以看到歐美東亞中東執政黨選舉全部慘敗收場 全都跟中產消失有關

至於房價跌 這就是台灣自己的問題 目前世界沒這現象
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的社會住宅、都更,短則三、五年,長則超過十年都有可能,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彼時房價仍高的假設上才有意義,否則房市大崩,無利可圖,哪個建商還跟你搞都更? 房市大崩,誰還要社會住宅?

政府對房市的預期都是如此了,即使為了討好選民不敢明說,但政策後面的意義已經很明顯
投資客大批房早就已經前年出清了(他們這波漲勢凌厲獲利夠吃三代了)跑去上海外灘佈局陸股投資了,
目前還抱一堆(每年土房稅)的大多是愛台灣的朋友,
空空要感謝他們陪他們一起渡過難關⋯⋯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