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房的人永遠看跌, 有房的人永遠看漲. 當沒房的人買下房子的當下, 他就會看漲. 而有房的人賠售了, 他也會希望大家一起賠.
看了上面那麼多的討論, 我一直很好奇, 我們國人已經失去思考能力了嗎?
看漲的人請回答我一個問題
一間房子屋齡已經 30 年, 就算你有能力可以養房, 可以貸款個 30 年, 請問 60 年後這房子的價值? 而萬一有的大地震, 房子倒了, 你是不是就是直接被數千萬的棺材給埋了?
台灣, 尤其是台北市老屋那麼多, 我實在看不出來它的真實價值? 大家只說公告土地價值, 但那跟你自己這房子, 實際使用的價值有多少關係?
就算你這個房子貸款付了 30 年後, 60 年了的老古董房了, 誰接手? 當接手的人都是白癡, 沒大腦的單細胞生物?
房子, 本來就該跟其他所有東西一樣要慢慢折舊, 等它到了一個幾乎沒價值的階段了, 就有相對的價值可以被都更. 大家都說自己家一坪 70 ~ 80 萬, 那請問它的被都更成本該花多少? 自己算看看如果自己是建商, 有哪個案子是啃的下去的?
台灣人, 投機只會害死自己, 害死自己的子孫. 要我說, 台北市就算是蛋黃區中精華地段, 超過一定年齡了, 其價值就應該是零, 只有被都更重新蓋起來, 它, 才該有個全新的, 價值.
不用想反駁我上面說的, 想反駁的人自己想看看自己願不願意貸款個 30 年買個 30, 40 年的破公寓再說 - 不要想投機以後再賣掉, 會去接手的白癡沒幾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