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zukaman wrote:難道是家裡大小像蝸...(恕刪) 現在真的很多這種房子..尤其以強調渡假宅的居多...建商根本就是在蓋飯店的方式...然後真的要使用公設時保證你不想用.因為又吵又搶不到...到大廳坐(因為家裡太小)還要排隊...然後幾次後你就不想用了!但不用一樣要繳管理跟維修費...然後你就想賣房子了..
其實依照現行台灣做法,賣屋需強制揭露公設比,已經是很智慧的做法了,買屋的時候把總價跟實坪計算一下,就知道花了多少錢在公設上面;硬要把實坪跟公設坪數拆開來的結果,只會讓事情變得複雜,更讓建商增加可以偷雞摸狗的空間(譬如公設賣你300萬,但不告訴你總共幾坪,等你搬進去不久後,發現怎麼社區走道開始有攤販擺起攤來了,原來你花的300萬,只有2坪是"公設",其他是公共空間...)。現在,很多人在吵這個問題,覺得公設比太高,根本假議題,市面上一堆低公設的公寓,又不是市面上都高公設的物件。難不成,希望建商蓋出氣派且合乎新消防法規的大樓,但很逆天的公設比超低?這可能可以獲得建築獎了,重新定義了建築學~
大部分人都在花力氣討論公設比是多少,但請問,有幾人買房時,自己親自計算過公設比?假若買方自己不會算,僅執著於賣方提供的數據,是不是也很心酸?想想看,以台北市的寸土寸金,這差距不是可能動輒上百萬,怎不值得好好計算一下?
bighuang0001 wrote:房子的公設比例愈來愈大是建築法跟消防法的修正 這就是立委跟建商的流氓法案吧在國外即使要兩個樓梯不是有一堆簡易的作法,為什麼台灣就要變成要花上百萬來買個樓梯間緊急逃生梯
jeterman3628 wrote:錯得離譜!在參考房子價值時多半是以每坪價格去考量才會知道貴或便宜隨便給你兩間房子的價格,1500萬跟2000萬,你會說2000萬的房子一定比較貴嗎?這種言論只會突顯你真的才是個天才 你錯了...再說一次:總價才是房子的價值! 你改為實際室內坪數. 單坪售價就會拉高, 而不是房子真的便宜賣你這樣你還不懂那我也沒辦法...買幾百幾千萬的房產. 只問一坪多少而不參考總價就準備掏錢簽約了?? 這才是真天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