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全世界有哪一國是用實際屋內坪數去計算每一坪的售價的呢?

強烈贊成只按實際坪數計價
從各方面而言皆是如此....不必多言
sean1972 wrote:
所以實坪計價的國家建...(恕刪)

問題是這裡是台灣,如果公設不算坪數,你認為台灣建商有這麼佛心,蓋豪華公設免費給你使用嗎,也許還會有啦,但會很小很簡陋就是
我認為居住的品質,公設也是重要的,一樣的室內空間,但有豪華大廳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公設計費也就是使用者付費,建商的責任是告知,公設多少、室內多少,由你決定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ejan1969 wrote:
我覺得樓主你陷入誤區了...
一坪多少重要嗎?
一間房子主建物30坪、陽台3坪、雨遮2坪、公設10坪,總共45坪。
1. 用權狀坪,1坪賣你10萬
2. 雨遮陽台免錢,1坪賣你11.25萬
3. 只算你室內坪數、其它全送你了,1坪賣你15萬
4. 你要買公設送房子我也賣你了,1坪只要45萬,總價450萬,謝謝惠顧。
以上不管你選哪一個,總價都是450萬,有差嗎?


贊同

問題不在於"實坪"還是"虛坪"
在於你搞清楚沒?
我國登記制度很明確的把"主建物""附屬建物""共有部份""車位""都告訴你了.
你還陷入"實坪""虛坪"的泥沼,那是你笨.

如果登記制度把"附屬建物""共有部份""車位"都拿掉會比較好??

你去菜市場買蛤蠣,老闆說一斤100,另外給了你一兩九層塔,
你說不要九層塔,他一斤還是賣你100,
你搞的清楚,你可以不買,你能說老闆灌水嗎?

謄本清清楚楚告訴你實坪有多少,你還在問實坪多少?

仲介就告訴你室內30坪,其他資訊不知道,因為沒登記,你敢買??
買了發現,沒安全梯,沒電梯,沒防空避難室,連陽台都沒有,你願意?

虛不虛,看你怎麼想,
買車難道你只看馬力(實的)?其他配備都不看(虛的)?

同地段同樓層一樣的房子,價格也一樣.
一間登記:主建物60平方公尺.(沒了)
一間登記:主建物60平方公尺 陽台7.5平方公尺 雨遮2平方公尺 共有部份21平方公尺(共有部份項目有門廳.....等20項)

哪種制度好??

我天天跟建商打交道,要是只登記主建物,
建商才爽,其他東西,隨他亂喊,照賣!!
你不信??
露臺以前能登記,現在不能登了,
請問你,露臺建商有沒有賣錢??面積還是它自己隨便算的呢!!

我真的很擔心,明明是比國外好的登記制度,
卻被心有成見的外行笨蛋給毀了!!

我國登記多棒你知道嗎?登記的東西,國家給你掛保證,因登記錯誤造成你的損失,國家賠你.
我才想問全世界還有哪個國家有這樣??

大多國家不保證,你自己循民事損害去求償.


JIN DER LAND OFFICE

ejan1969 wrote:
這有什麼好不合理的?
台北市這種集首都、政經中心、完善公共設施與交通於一體的,台灣的半數財富集中在這一小塊彈丸之地,地價能不高嗎?世界第一高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跟其他國際城市比。
台北的居住環境蠻糟糕的,物價比別人貴,薪水比別人少。
綠地比別人少。

所以多出去看看吧,不要拿台北看世界。
abelkk wrote:
以前公寓的陽台現在還可以補登...


陽台可以補登的公寓只是少數,
大部分以前的公寓坪數都有包含陽台,
還有部分公設(小公)。

abelkk wrote:
民國70年-80年 台灣才有公設登記....(當然是有大財團去推動)


剛開始有公設登記時,是登記大公,
小公和老公寓一樣,依然是在主建物裡。

bb- wrote:
問題是這裡是台灣,...(恕刪)


實坪制好處就是你看的到你的錢花在哪,不會灌在看不見的地方!

況且在買房時都大部分的人都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建商在建案DM上灌個"豪宅"

然後裡面蓋得亂七八糟,這樣消費者也會把這建案定義成豪宅嗎?!

買房都碼有自己的標準跟需求,不是跟著建商的定義走~

bb- wrote:
問題是這裡是台灣,...(恕刪)


蓋簡陋公設價格就是會比豪華公設差,

你以為台灣建商這麼有佛心,蓋豪華公設價格不會提高?

問題不在房子價格好嗎?
而是複雜的登記制度讓建商有太多渾水摸魚的空間。
有多少人知道即使沒買車位,但自己的公設被灌車道?
用實坪算房屋稅會不會少一點?
cs young wrote:
用實坪算房屋稅會不會...(恕刪)
完全是按照「市價課稅」,好貴 



sean1972 wrote:
蓋簡陋公設價格就是會...(恕刪)



公設坪數也許不是完美的衡量房子豪華的程度,但是目前最公平的方法,你以為建商這麼佛心,改用室內空間計價就不能灌水,房價就會跌下來嗎⋯
況且也已經告知你室內的坪數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