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1348 wrote:從這張圖,更可以印證我說的:到民國108年之後,房子又新又便宜。 105年的21萬是你自己加上去的,而且從整個走勢來看,量的走勢高高低低,就算如你所預估的21萬,也難保在106年不會反彈!!先來標註一下然後看看108年是不是如你所說PS而且民進黨是運氣好才選上總統的,跟國民黨這種會做事的正派社團相比真的差很多,搞不好四年後就被人民趕下台,最後國民黨再跟中國合作讓中國人移居台灣替股市還有房地產加碼,到時候別說633,要815都不成問題!!
btopia wrote:人口下降一點不見得房市就不好。古時候窮的時候一家3~5個小孩擠個小公寓,現在經濟條件比較好,可能1個小孩的小家庭就搞個3~4房的地方住,而且還要有車位跟廣闊的基地。重點在於經濟要好,人口倒未必是唯一因素。 認同這個說法.自身經驗, 身旁的人, 單身的大概都已經買了房子, 大都買兩房, 少數買三房, 這代表自故至今, 每人所擁有的"個人"居住空間越來越大, 單單考量人口總數似乎不夠.
豪哥大 wrote:能不能拜託你別貼了104...(恕刪) ---------------------------------------------------後面是以月份為單位,全年大多落在17~18萬之間比起60~70年的平均全年40幾萬,的確是連一半都不到妳執著在我的數據表格式瑕疵上沒有意義因為統計數字沒有問題是正確的,是取自政府單位的公開資訊
你要引用數據至少也要註明出處,一張圖可以代表什麼?給你統計處的資料啦,顯示人口大量往六都移動整體屋齡也一直老化,其中台北市屋齡老化程度最嚴重我實在不知道你說的108後買的房子又便宜又新的基準點在哪裡?台北市精華區有跌嗎?我是指以土地計價,不要跟我舉那些芭樂物件開天價降價的例子在台北市買公寓是買土地持份的一百五十萬起跳,以公寓平均10坪土地而已房價合理再1500萬左右精華區公寓土地動則200萬起跳,合理價位在2000萬左右台北市土地有跌嗎?沒跌那你怎麼買便宜?精華區蓋房子土地是最大的成本如果你想買的是地標型建築蓋的又高又豪華那種所謂的豪宅,都是大馬路第一排地目屬商業區土地一坪500萬你認為房價一坪應該賣多少?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516.pdf
如果這波下跌與民國80年那波空頭市場相仿.1.當交易陷入低迷,買賣雙方僵持不下,市場會開始表態.進行第1波的下殺取量,這就是精明的中人心知肚明,價格才是關鍵的主因.2.在價格下跌的過程,遞延的剛性需求被滿足後,市塲開始進入第2波盤跌,交易又逐步陷入低迷,直至谷底量出現,好迎接下一個多頭盛世的來臨.3.某年的交易量是不是谷底量,要等隔年才能正式確認,所以今年的交易量是不是新低,有待更多的時間來觀察.4.量能在多空的市塲具有一定的指標性作用,但要取決於當時的政經環境,以台灣現時的情勢,這一波最後的遞延需求被滿足後,就沒有然後了......
hotandhard wrote:後面是以月份為單位,全年大多落在17~18萬之間比起60~70年的平均全年40幾萬,的確是連一半都不到妳執著在我的數據表格式瑕疵上沒有意義因為統計數字沒有問題是正確的,是取自政府單位的公開資訊 大家要幫你檢查出處你不肯,數字錯誤卻繼續抝還抝得很硬21樓跟36樓你的資料都還在,隨便看自1999年後都是剩1/10而不是一半啊!不然解釋一下1999年的大跳樓出生只剩24,024人你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