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心有戚戚焉


allegero wrote:
自己回去翻課本你乾...(恕刪)


論壇不是用來討論的嗎?不應該失了風度
原文是原文, 語意是語意
難道只能用原文一字不落的, 才能叫語意完整的表達
那更大的誤會產生在"退避三舍"的使用上
大大也想告訴大家, 其實這不是怕, 而是尊敬嗎?
文字和語言上, 不可否認有很多的積非成是
大大能保證自己都是用對的?
即使都對, 別人根本都聽不懂, 有用嗎?
況且大大也一直沒解釋, 為何一定要有"於我"
難道只為了忠於原文?
allegero wrote:
自己回去翻課本你乾...(恕刪)


路過的閒人來插嘴幾句。

「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出處與解釋: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說夫子說的話,我深有感觸。戚戚,感動、觸動的樣子,指心中產生了共鳴。
於:在
戚戚:同感。
意思是:在我心中產生了同感(共鳴)

於原文中,「於我心」是「介係詞+名詞」以表示地方。於約定俗成(或說積非成是)的用法中(即僅說「心有戚戚焉」,省略「於我」),就詞性而言,心是當主詞。

個人覺得二者都能表達原意,約定俗成的用法也未離譜。在合理的範圍內,應無需墨守成規。


回歸主題。樓主是好人,善念的流轉是社會安定的力量。

allegero wrote:
請你多加兩個字於我...(恕刪)

要教學請自己去開課家教
中文不好又怎麼樣
樓主po文沒事還要被人嗆..真是遭誰惹誰啊
不知怎麼的,

這棟樓好像感覺到,

「鱷魚的眼淚」。
可以理解身為或許是中年人的樓主 跟租房中年人同理心的感受

今天我們的一點成功 或是還可以稍稍在社會上有個安居立業的地方
其實是除了自己的條件跟努力
或是家世背景外 (別忘了近日在炒有人32歲就靠家族賣地賺好幾千萬 小時候住陽明山養孔雀)
有時是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的機運跟貴人相助
才有今天的一切...

常常在今天回想當年 - 如果當時沒爭取到甚麼樣的工作 今天又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小弟過去也是寄人籬下:
一直記得租過永和頂樓加蓋又沒裝冷氣的鐵皮屋
後來再去分租同學的新購房
因為同學哥哥極其敏感的聽覺(半夜隔壁水塔滴水都聽得一清二楚) 也是黯然搬出
又在其他地方租房....

能有今天 其實更能體會有些家庭 寄人籬下的無奈
just truth wrote:
可以理解身為或許是中...(恕刪)
認同+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