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討厭投資客,也都說自己不是投資客,卻又一直怕自己買太貴,談漲跌。奇怪了,既然不是要投資,談房子的漲跌有意義嗎?如果有需求就找自己負擔得起的買,買不起就租,大可不必去等一折。賣你一折代表有人要賠九折,當作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494&nid=5794&utm_source=Lin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經濟學已經研究的很徹底,房價的漲跌短期而言是看資金面(精確的說,是看實質利率),中期而言看房價/所得比(或房價/可支配所得比,總之就是類似的指標),長期而言看人口結構。因此雖然目前全球資金還是很寬鬆(但實質利率已經轉正,也就是已經步入通縮),但中長期因素對台灣的房價都是看跌,所以房價本來就要跌。" -- 很好的文章。
這波空頭要結速,個人認為還是要看量,所謂量價先行,只是房市反應會比較慢,所以想買的人不用去猜底部,而是等到量出來在慢慢看慢慢買都來的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實價登錄的量,有沒有穩定的向上,價有沒有穩下來,千萬不要相信新聞所謂的勸敗文,房市不像股市反應很快,房市通常反應都是以季來算的.
一折????信義區100萬的房子,變成10萬,我覺得張金鶚根本小咖,這個喊一折的大大才是看空大師了!不過啊,銀行可承受的房價減損價格大約在7~8折,如果持有者的房價會跌超過3成,就放給他法拍就好啦,這樣法拍業者照大大所說的,應該全台灣有98%的房子可供拍賣,剩下的2%就是無貸款的幸運者,他們還可以用1折價套現,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房價剩一折,房租是不是也剩一折,那以後1500元就可以租台北信義區的大套房了耶,可是我怎麼覺得比星際大戰還科幻啊!!???
其實自已持有的房子沒要賣,漲或跌實質意義不大,但人性可悲之處就是,自已擁有的,一定希望擁有變更多,無能擁有的就會加大唱衰的負面能量,其實這樣並不好。房價今年早就跌1成了,這不用爭論是事實,但所謂的數據和什麼價量先行,我覺得是比較無聊的,如果數據和價量先行那麼可以參考,板上有那位大大的學經歷會比的過張金鶚?如果數據能完全反應實事,那他幹嘛讓自已的預測失準十年,而被笑十年?問板上的一般人看空幾年就更漂渺了?因為連幾A總裁彭先生我想可能都說不準了,所以,我覺得,人的發言要有負責任的態度,這是我最討厭這些學者跟名嘴的地方,我們這些人買不買的了房,你覺得他們會在乎嗎?這只是節目效果跟他們拿通告費的職責,就算電視台下標題都要警悚、誇大一樣,明明只是路人被車撞到受傷,標題非用"路人糟車撞彈飛"才夠吸引人,人不自私枉為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