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什麼叫做現在買房,自住沒差? 6/24更新內容!

兩個例子:
1. 2007買, 2008價格漲三成, 但是是自住又不是拿來賣所以沒差
2. 2015買, 2016價格跌二成, 但是是自住又不是拿來賣所以沒差

1的例子沒差我同意, 但是2的例子哪裡沒差了
晚一年省個幾百萬最好是沒差啦
靠長輩買的就另當別論了

jettyang wrote:
如果您覺得房價明年...(恕刪)


有道理!

假如現在這間房貸500萬, 賣掉後還房貸改租房, 手上應該還有不少現金, 等明年跌後, 房貸就只要400萬, 甚至300萬, 一年多賺1,200萬, 真好, 而且現在賣房, 如果賣實價登錄的8折甚至7折, 還能助跌, 讓自己明年買房買到更便宜的價格
解釋一下國內近年經濟情勢好了...
M2
年增4-6%
總體約34兆
=年息增2兆
M1A年增5-8%
總體約15兆
=年息增1兆

2-3兆利息轉為放款及衍生相關總體物價上漲基數...
房價基本上只會漲!因為原物料成本逐年漲!

打房?要廣蓋社會住宅才有可能壓低房價...
買房是緣份,時間到了看順眼,就買吧?!
另一個想法~
這句話應該是指你的需求急迫性遠大於價格考量~
如果是像結婚自住這種(比如準岳父說名下沒房不把女兒嫁給你?)~
有明顯的需求~
負擔的起~也有看喜歡~就可以買~
因為價格不是你唯一考量~
有更急迫的需求所以要買~

看漲看跌都有人喊~
沒人敢跟你保證~
我只能說~永遠只想買在最便宜~最划算~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房子不是標準商品~你絕對找不到另一間相同樓層~面向~地點~連附近鄰居都一樣的房子...(自住鄰居超重要...)
如果有人跟你看上同一間~你覺得要等~他不想等~那~就變成你再去找下一間而已~
如果你看跌~可以等~就代表需求性不急迫~
那就等~

少子化->需求變少->房價變低->現在買不划算~

少子化->勞動人口變少->台灣人口嚴重負成長->人口政策大轉變 OR 兩岸政策大轉變->
開放陸資買房 OR 增加外籍移民->需求又變高->現在買划算~

簡單兩個例子...未來的事情很難說~今天買了~跟2兩後比? 5年? 10年? 20年後比?
SARS時~有人買房~現在看賺到~當時~可是被罵白癡.....再說~買了後~可不是撐兩三年才回溫的阿....

前面有大大回文很有道理~
自己的決定~自己承擔~
建議做好心理建設~免得買或沒買~回頭看~都幹在心裡...
自住沒差是房仲或業代騙你購買的把戲而已,
因為他只負責賣,
你繳不繳的出房貸又不關他的事情,
自己口袋業績最重要,
跟保險一樣,
嘴巴說交朋友~還不是想要你口袋的小朋友...
heeroyui wrote:
兩個例子:1. 2007...(恕刪)


這例子聽起來有點怪就是...

1,一年跌20%,這種房子大家真的敢買嗎?

2,晚買一年能省100萬,那大家怎麼知道房價會跌多少?會跌多久?如果要連跌10年20年,那這10年20年都不用買了?而且晚買,那幾年還是要有地方住,還是有租金成本

3,房子具有不可取代性,某些區域的房子如果很喜歡,隔一年再去看,未必還有....相對的,不喜歡某些區域的房子,就算跌30%也不見得會去買,畢竟房子重視的是生活機能/就業/就學/ 就醫....要能符合自己需求

ryanku wrote:
讓自己明年買房買到更便宜的價格...(恕刪)


沒用的,人口不斷減少,明年便宜到是跟之前買的時侯比,但是明年買到的後年還要跌,大後年跌更大,總有一天價值低於你貸的數字。

是的,房價還是有可能再上漲,但反轉時手頭已沒什麼錢了(存錢的速度一定不夠快),到時還得再向銀行借,可升息升很久了。

若真要自住,實在不用想這麼多,已經買了就住下去,已經存夠錢的就換房或買房,已經賺大錢的就多買點吧,就當是救下台灣的經濟。
如果真的這麼會猜,那就不用每年都來說會崩盤
askgoodquestion wrote:
現在買房,自住沒差...(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對,
不要計入貸款! 一計入就慘了

舉個極端的例子
一個房子1000萬可貸50% 您跟銀行借500萬,自己出500萬!

過三年跌回起漲點,剩一半500萬,銀行沒辦法繼續放款原本的500萬,只能減半,所以要抽你銀根,要你再吐250萬出來!

你真的吐出來,就變成出資750萬現金。擁有一棟500萬價值的房子,還欠銀行250萬!

是蠻慘的,不過遇到這種狀況,標準做法就是丟給銀行,變成台灣的雷曼風暴!

台灣當然不會坐視銀行倒店,會用你跟我的錢去救他們! 這樣講起來還真的沒差,反正連看戲的都要出錢來救!早出跟晚出的差別吧!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 別真的相信沒差的鬼話!

鑑別房價是否到谷底,看最近一年的移轉量,到達10年均量,應該可以放心!



真的還是有人覺得,自住沒差,下了 斡旋金。

就算明年賠掉一成,也覺得沒差,因為會住5年,平均掉就不多了,(居然有這種算法??!!)

看了多頭十年,漲的幅度這麼快,

都覺得房價最多跌10%而已。

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繼續看下去。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