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房地合一像是在打壓弱勢

stephen02 wrote:
你還是不懂我老了,...(恕刪)

沒問題啊這個不必擔心吧~如果以後要賣屋還有獲利那就繳稅啊,畢竟如果賣屋獲利400萬以上要繳稅那也很合理啊,如果未來房市不好賣掉沒賺錢那也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啊.......
賺400萬才要繳叫弱勢.......


不要笑死人了吧.

丸子兄 wrote:
沒問題啊這個不必擔...(恕刪)


我個人認為,可否先把前面別人討論的內容先看完再來回答問題是否會好一點

要不然一直雞同鴉講,會有點辛苦

很多人會說賺錢繳稅天經地義,但自住需求的老百姓買屋本不在賺錢獲利,

跟那些投資就是要賺錢的人大不相同!

對於很多一輩子就只有一間房自住的人來說,賣了房就沒地方住了,

要賣房不外乎就是要換房了,或是出了性命交關的緊急事件,

否則誰會把唯一一間能夠遮風避雨的房子給賣了?

而且我前面算過了,台北現在的房子以50萬/p計算,

四十坪的房子光是一年通貨膨脹2%,十年後就會超過四百萬的漲幅了!

自住客一住十幾二十年根本稀鬆平常~

那些所謂的"利潤"連賠通膨都不夠了,又何來繳稅的道理?

當然不能否認會有本來自住的人賣房轉做其他投資,

但政府只要加強其他資本投資的稅制,例如證所稅等,就能控制到這部份的資金,

但很多人對於真正針對投資甚至投機的證所稅嗤之以鼻,反而對自住老百姓的房地稅窮追猛打?

實在令我百思不解!

我現在已經有房了,但以後想買房或換屋的人,包含我的小孩在內都要倒楣了,

現在的年輕人不知有沒有真正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自己將付出比投資客更高的代價,實在很諷刺!


behappy999 wrote:悾悾 買房的錢 自備款的長期累積 是扣除...(恕刪)


政府沒錢還不是向人民要, 而且絕對有方法要,
與其如此向投資客要我覺得挺好的。

不想繳稅, 就持有超過六年, 對真的自住的人來講應該不困難。

tzechiny wrote:
很多人會說賺錢繳稅...(恕刪)

我只能說授薪階級年薪低於400萬的佔大多數也都是乖乖繳稅.........

stephen02 wrote:
我個人認為,可否先...(恕刪)

我不認為有能力換屋或是賣屋之後還獲利超過400萬以上的人可以稱為是弱勢.....

丸子兄 wrote:
我不認為有能力換屋或是賣屋之後還獲利超過400萬以上的人可以稱為是弱勢........(恕刪)


我何時說他們是弱勢了,你引言錯人了

我只說房地合一會對換屋者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你引言是只為了要特別告訴我這件事

那我只能回答你我看到了

如果你的引言是為了要反駁我的話,那我真要告訴你,你反錯人了

如果真的確認要反我個人,那我還是要告訴你,你反錯內容了.........
stephen02 wrote:
我只說房地合一會對換屋者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現在很多無房人只看有方法「似乎」可以打下房價便支持,卻沒想過未來當他有房後,角色變了,這個當初他認為對他購屋有利的法案,會不會最後造成他往後再購屋或是換屋時,更大的影響…

蜂鳥大,你不用寫那麼多啦,沒幾個人看的下去的。大家都會走這遭的。

我是宇宙人 wrote:
現在很多無房人只看有方法「似乎」可以打下房價便支持,卻沒想過未來當他有房後,角色變了,這個當初他認為對他購屋有利的法案,會不會最後造成他往後再購屋或是換屋時,更大的影響…...(恕刪)


對他們而言

第一個買房動作還沒有完成之前

不會去想第二個換房的動作是很正常的.....

其實這是不能怪他們的

因為沒有經驗,就不會想到....

只是這個政府為了達到自已的目的

讓這些人以為政府是在幫他們打房以便支持他們

是真的比較過份

不過

現在的政府那個有在看長遠的???


我還是要提醒現在仍無房卻想買房的人

就目前而言

大部份有房的人經濟能力都在無房者之上(我指大部份而不是全部)

如果房價跌到這些人仍要賣出

如果數量小,你不一定買的到

如果數量大,代表這些人全都認為持有房是錯的事了

也許是持有代價太高

也許是其他的原因

反正就是已不具備持有房地產的時後

為何經濟能力比他們還弱的人還要進場去買呢???

這實在是一個大家要深思的問題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