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a17 wrote:4000萬房子存在即合理...(恕刪) 我比較在意"存在即合理"?合理究竟是合誰的理?這應該是不會有答案的!但我相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些原由。就像IS的存在...我希望這就算是合理,更應該有它不存在的合理對受害的人來說才好吧!
小葉叔叔 wrote:你們都誤會了樓主要...(恕刪) 我本來就是這個意思但不是有個家庭拼死花三代人供一間房而是爺爺時代買了個沒電梯公寓,居住環境就是生活機能強爸爸時代爺爺給一半的錢當頭期款,買了有電梯2米8華廈,居住環境就是生活機能強、街道巷弄有規劃到了兒子時代爸爸給一半當頭期款,買了挑高、有物業管理、游泳池等公設的新宅,居住環境就是希望可以整齊幽靜我不是說我(我沒有要買4000萬房子)我只是說那些買4000萬房子的人照版上理論爸爸沒能力買電梯華廈,房價泡沫化兒子沒能力買新宅,房價泡沫化但事實上,房價根本沒泡沫只是換房的錢一直往上疊加而已我爸媽30歲時薪水區區6萬 (都名校大學畢業)就算要供150萬的房 (利率10%以上)也是很吃力媒體毎天幻想當時錢淹腳目實在可笑當時爽的是做生意的老闆,老百姓過的跟現在一樣慘
qkking05290000 wrote:聽起來很像也是有點道...(恕刪) 這篇文章的亮點是....兒子不愛念書,只領22K我家也是三代以上在台北老實說我也繼承了四間房子,一間也約4000萬和兩間店面,店面約一間8000萬但我人並不在台灣 我覺得這一切和我也沒啥關係但我人在房價比台北更高的地方生活...香港所以我也非常痛恨高房價只是房子真的能帶給人幸福嗎???也許我漂泊慣了 我真的對房子覺得沒啥要緊有錢就買 沒錢就租吧我在香港工作 我也沒買房子但我年薪快70萬美金應該不算是敗家子
爸爸的朋友在賣黑心羽絨衣,雖有季節,冬天生意差一點日賺2萬UP,好點5萬UP。有沒有被抓走我不知道。台北一個生意不差賣肉丸+小吃兩年就可以貸款買1間1000多萬的房子。日營業3-5萬。台北一個賣豆漿的兩年就可以買現金1000多萬的房子。台北一間中藥材店,月收20幾萬,兩三年就可以買一間旁邊的房子。我家人店面的房東,土地出租給政府,她月收60萬租金,整天房仲都八住她帶她看房子。我現住目前的房東,家裡留下幾甲土地+山,租金月收破百,常聽他在買房子出租。朋友的公司房東,開樂器行,教學生,月收入30萬UP,超多房子。我朋友,在做來路不明化妝品,來路不明中藥,夫妻月收20UP,承德路買3間。白領改快離職吧,上班只能當房奴。
hca17 wrote:我本來就是這個意思...(恕刪) 問題是你真的有算過嗎?2000萬的20年貸款,要繳125萬一年收入15萬/月180萬不是出不起的,可是當場一個月生活費只剩4.5萬什麼費都不能繳了吧!先繳了管理費剩3.5萬小孩學費要怎麼辦,走路上班?吃50元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