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國外社會住宅比例是台灣的70~250倍,原因是什麼??


打房?能打到誰呢?

租賃市場和買賣市場是大不相同的,

公宅應該要只租不賣,而且是租給買不起房子的弱勢,

這些人本來就對房市造成不了影響,所以你蓋再多也打不了房,

但這些人將來一但有能力了,出去買房又變成新的需求來源,

惟有讓那些有能力買房的人放棄買房改租房,才能打擊需求,

但蓋公宅給這些人幹嘛勒?納稅人錢太多嗎?

看看新加坡的例子就知道,公宅蓋一堆,房價還是可以繼續飆!


ganman wrote:
現在蓋..單純就是...(恕刪)
社會住宅是基礎建設?不是吧,有太多的危橋修建要做,一個鄉鎮預算才多少,我也很反對作秀式花錢,但有效麻,人民喜歡看,但是交通建設在完善點,平衡南北發展,縮小城鄉差距,讓人安居於鄉村分善人口壓力,而不是製造些短暫使用的社會宅,吸引更多人往台北,但是台北真的又比較好嗎?我住了30多年了,所有覺得台北方便的地方我都很少用,反而常到各地鄉鎮去旅遊,台北薪資高嗎?對新鮮人而言,都是兩萬多,住家鄉與住台北花費有差心知肚明,在間公司待久,薪資自然會高,台北工作機會是多點,但有很多都是要新鮮肝也是低薪的,好好想想吧,住台北一個月存多少,在家鄉一個月存多少?但奮鬥都是要得,憑空不可能會有實現的一天,現實就是現實,要有好的生活,自身的提升是很重要的。還有,那些說輕鬆有房子就會增加更多創造性,別騙笑了,鬼相信,頭家孩很難生,只是想要容易獲得台北房子的爛理由,我的同仁每日敬敬業業做些以前媽媽會說:要是你不認真讀書將來就得跟那哥哥一樣...得工作,每天回家公司還有機會被緊急招回,假日電話接不完,心理OOXX的要死,但是我們要生活,要繳交貸款,要在台北生活,一切都要忍,直到繳完貸款與退休的那一天為止。

roadmann wrote:
根據去年的資料,台...(恕刪)


新加坡的法律搬到台灣來用就好

不管甚麼問題都解決了

鬼島欠鞭...
因為歐洲人在2000年前後有世界末日論

不是開玩笑 德國在 2000年前接收太多移民 年輕人也不願意做事

因為賺錢只有7.8萬 但是失業可以住國家小套房免費網路水電還有4萬左右的零用金

大家都選擇不工作擺爛

但是德國又走出來了

台灣正在走進去 走得出來嗎XD???
國外多大?台灣多大?
這樣簡單的比例你都看不見~

感覺思維不只簡單而已

黑羽斷翼 wrote:
我支持蓋租屋的社會...(恕刪)

台灣人的習慣適合政府這樣嗎?
好還要更好,敢找媒體跟政府耍無賴,媒體恨不得有新聞,狼跟狽為何能結合?最後這大笨牛還不是要被啃食乾淨!
台灣人不懂尊守規則、不懂法,玩來玩去大笨牛會被玩死

仁義道德 wrote:
台灣人的習慣適合政...(恕刪)

對啊
為什麼不把社會住宅搬到比較邊緣的地方
為何就是要台北
只想享受但不願付出
等六年到了還不是同樣下場
就連高鐵也是
為何大連假就是半價給大學生
掃墓嗎
去墾丁烤下體吧
他們身上的東西可值錢啦
就拿美國稅法來計算, 2014年個人的免稅額($3,950)+標準扣除額($6,200)是10,000美元. 假設你年薪$32,000的話taxable income約為$22,000美元(22K)而要負擔的聯邦稅約$2,800. 州稅看各州規定, 有少數幾個州是免州稅的. 所以就折衷以3%來算州稅約$660. Social Security是薪水總額的7.65%. 所以這個部分約為$2,440. 加一加年薪32,000的稅金約為$5,900.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歐美國家的稅金很重的
簡單一點粗算就是拿你2萬2薪水的1萬來繳稅金
要住幾間的社宅隨你挑,歐美福利真是一流
很羨慕吧...(恕刪)
tzechiny wrote:
打房?能打到誰呢?
租賃市場和買賣市場是大不相同的,...(恕刪)

3千萬售價的房子的租金..與1千萬售價的房子的租金..
會相同嗎?
包租公在算什麼?不就投報率..
不要相信別人胡說八道..
只要相信自己的簡單算數邏輯就可以..


能去租三千萬房的人會需要租公宅嗎?

蓋公宅給那些租的起三千萬房的人要幹嘛?

公宅的意義要不要先弄清楚?


ganman wrote:
3千萬售價的房子的...(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