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alla wrote:
我個人感覺,其實土地這種資源並不稀缺,就算是台灣也是一樣。
假設每個人住的房屋持份地坪10坪好了,
等於每個人室內有20坪以上的空間可住,
非常可觀了吧,四口之家就是室內80坪。
那麼全台灣會住掉多大的土地呢?
2.3億坪的土地,換算為公頃是7.6萬公頃,
也就是760平方公里而已。
加上一倍的土地去配置道路學校公園,
兩倍的土地去配置各種產業讓民眾上班,
總共也才用掉3040平方公里。
台灣的平地面積遠超過1萬平方公里啊!
所以說,只要廢除農業,台灣完全不缺土地,也不缺水。
這又有點太偏激了,農業是一個國家必須存在的部分,
否則糧食這麼重要的物資全靠進口可是會動搖國本的。
土地除了住宅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用途,
況且扣除國有地這些售完為止的供給外,大部分的土地都還是私人持有,
如果要開發,前提一定是以房價換算開發完預期收益有一定甜頭,人家才有誘因。
如果照你說的極端情形把全部土地拿來開發,那房子可能比車還便宜,
光建材成本就划不來了,沒有私營業主會有意願蓋房子來賣的。
錢賺多了以後可以退居當純投資客
如果今天你出去賣東西~~
一個是什麼都不懂的客人~~明明就超便宜~超好的產品~~解釋了半天~客人還一付"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是專業客人~什麼都不用講~~規格開給他~價錢開給他~他立馬下手買了~~
請問你會賣給誰?
更不要說~一個搞不好一輩子才買這麼一次~另一個三天兩頭就怕你業績不夠,拼命的找你要東西買~~
買完了還直接丟給你叫你幫他賣~連賺兩次
房仲業只是順水推舟的幫兇
真正的問題在於投資(機)客
這東西就像玩抽鬼牌
誰能在高點脫手是贏家
不可能死抱著房子不放
還沒買的空空在唱衰
想要賣得多多在唱旺
進去的想跳出來
外面的想跳進去
==============================
炒房客
大多都是4-5年級生(戰後嬰兒潮第一代)
這群人有錢又有閒(軍警公教人員尤甚)
公教人員配合優惠貸款來玩槓桿
是最適合不過的事情
只要房價漲幅大於利息
根本就是穩穩的賺
如果利息大於漲幅
大不了倒貨給銀行收爛帳
退休金也不會被扣押
還可以白住房子3-5年
==============================
利率升死的是真正住房需求的人
投資客根本就不受影響
從房地產買賣交易
政府從中可以抽得大量的稅
有平衡財政支出與眷養退休勞工與公務人員
政府才是最大的贏家
==============================
賽德克.巴萊有一幕
馬赫坡與道澤為了爭獵場,炒的面紅耳赤時..
日本小鬼:『什麼你的他的,都是我們日本人的...』
這句話很真實,也是一種人性尊嚴的踐踏
===============================
政府撫房(你覺得有打房嗎)
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白目的柯P除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