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透天,對老人家好嗎?

以前我老家的處理方法是

在後門外面在蓋一個樓梯,坡度就不像室內梯那樣陡跟擠



但結果還滿不錯的 因為租出去的時候,變成租客不會打擾到我們這

而且還用了點綠化跟燈光 滿好看的


繳公共電費的時候都很討厭有電梯....囧

bcn2718 wrote:
我們北投中央南路的五...(恕刪)


b大說的就是工業用的,簡單說就是帶籠子
的吊猴。

用那個載人不太好啦。還是找合安全規範的
簡易電梯或升降椅用起來安心。

Jimmy Yang wrote:

其實老人家跟小孩子一樣,幾乎都算是淺眠的,一點聲音造成,都有可能驚醒,然後就睡不著了,透天有透天的好處,大樓有大樓的好處。透天的好處是不會受到上下樓層的影響,我相信這點對睡眠是有幫助的。另外不管是大樓或是透天有電梯應該未來都是必備的吧(在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


傳統上一般建商在蓋的時候透天的樓板比大樓的薄
現在很多大樓更是會加上隔音樓板、透天從來沒有這種建案

所以樓層間的干擾,同年份的屋子透天是比大樓嚴重

更何況透天一樓一定會被馬路巷道經過的汽機車吵到
高樓層的大樓不會有這種問題
蚊蟲問題更是先天輕微

所以最適合老人的是高樓層的電梯大樓
低樓層的電梯大樓次之
退而求其次可以選擇透天(但是一樓要夠大有孝親房、不然就是需要時犧牲客廳餐廳)

住在二樓以上沒電梯的
根本是把老人關在監獄..........
eric1810 wrote:
樓主的問題並不是只有...(恕刪)


eric1810説到我想表答的重點,一是外勞的問題,大多逃跑的外勞,是被在工廠上班的外勞煽動
或拐跑的,試問在同一個社區的外勞都是家庭照顧工,他能收留人家的外勞一晚上嗎? 更不要說
介紹工作,就算有也很少,因為我的祖母有3個兒子,我們是跟另兩個叔叔一人照顧5個星期輪調的,
我的感想只是說,我們這條街的老人家,每天不是在家門前坐著看車子發呆,然後窩在客廳或廚房
的一偶當房間, 電梯對我不是問題,我家還算長,有22公尺長,面寬5米的傳統街屋,一台電梯我還
負擔的起,只是說這次的事件讓我也想在教學醫院附近買間三房,如果將來我自己或我的爸爸更老
了,不管是請外勞,就醫住院,或住安養院,住家就在附近,要推回家睡一晚,女兒也來住在這邊,應
該也會用到吧!

ecceng說的也對,你不讓老人家去公園透透氣,那住透天2樓根本是監獄,但讓老人及外勞去,只
是你的外勞會變了樣,這是我目前的想法.
ijtseng wrote:
祖母已經100歲了,...(恕刪)

我虛長樓主幾歲, 也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 這幾十年來我的祖父, 父母都是在家中一樓養老. 人還走得動時, 平時就會到房間外的客廳看電視, 餐廳吃飯, 白天時老人家有兒孫陪伴比較不會孤單, 其他時間家人間還是有一些獨立的空間不會互相影響. 老人家走不動了, 我們還是會幫忙抱上輪椅, 推到房間外. 遇到大節慶時, 老人家想上樓拜拜, 我們兄弟就一起背上去, 現在自己也上了年紀膝蓋比較沒力, 但我知道哪天我背不動了, 甚至自己都走不動了, 有需要我的兒子們也會繼續背下去.

說到外勞, 母親得到巴金森氏症20幾年, 我們請過的外勞有多少我都記不清了, 這其中也經歷過兩個逃跑的外勞(越南/菲律賓). 之前媽媽的巴士量表只能請一個外勞, 逃跑了我們半年內就會被勞保局懲罰不能再申請(這條法律真的是很要命!), 但媽媽的生活很早就不能自理, 因此需要人24小時照顧. 在我們家族是沒有安養院這個選項的, 因此只能再多花一些錢請仲介再找合法的居家看護或不知道合不合法的的外勞回家短期照顧, 期間至少要半年. 現在母親已經走到巴金森氏症末期全癱也幾乎沒有意識了, 就算身上插了三個管子, 我們兄弟還是堅持每周至少要幫媽媽洗兩次熱水澡, 週末也儘量抱媽媽坐上輪椅到客廳坐坐. 坦白說我不確定媽媽是否還有意識, 但只要媽媽的眼睛還會看我們, 哪怕就是嘴角/眼皮稍微動一下, 我們都相信他是在和我們溝通, 只是她再也無力控制她的身體了. 只要媽媽還有一口氣在, 她還是我們心目中那個完美的媽媽.

現在每一到兩個月我們還是會帶媽媽到長庚門診, 除了拿藥外, 也讓醫生定時幫媽媽檢查. 沒帶過全癱再加身上有三根管子的家屬到醫院看醫生的人很難想像這有多少細節要注意, 除了要隨身攜帶簡易型的生理監示器(監控心跳, 血氧濃度等等)外, 由於路程大約半小時以上, 這路程只要一口痰卡住, 人大概就走了. 但是復康巴士甚至自費的救護車並不會有氧氣瓶及抽痰機(聽說是沒有醫護人員在車上不能做侵入性的治療?), 所以這些設被家屬都要自備. 甚至抽痰機的功率太高無法用車上的12V轉110變壓器, 我還得再用我改裝電動機車用的鋰鐵電池及變壓器才推得動抽痰機, 放在手拉車上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外勞還要帶的瓶瓶罐罐就不提了.

其實照顧老人家就是一連串的學習, 分享這些我們家裡面照顧老人家的部分生活點滴, 只是想說只要我們子女有心, 很多事還是可以克服的.

提到透天, 我觀察家裡面及家族中的長輩在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前, 大概都是住在一樓規畫好的房間內, 這樣生活起居才會更方便. 幾年前我也幫我們兩夫妻買了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間房子-一棟兩樓半的透天集村農舍. 一樓的孝親房我的父母並沒有用到(老人家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 但等我們兩夫妻老了應該就會用到了. 除了確保輪椅可以自由進出房間, 廁所, 廚房, 客廳及大門外, 甚至後面還留了一扇門可以通到後院, 以免自己老到見不的人時還可以在自家花園走走. 至於電梯現在雖然還沒有, 但房子在規劃時我已經先考慮進去, 屆時改裝應該不會太困難. 我昨天甚至還瞄了一下房子的大門, 思考了一下我的玄關會不會卡到棺木進出, 這樣我的頭七才能在家中度過. 我比較擔心的是等我老後應該也沒有外勞可以請了, 如果還是堅持在家養老, 困難度會比現在還要高(PS:屆時養老機器人不知道上市了沒?).

最後, 我看著家中長輩們逐漸老病死, 深深體會到年紀大了, 人生最重要的財富還是健康的身體, 身體不好, 就算住在醫院旁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監獄. 我搬到鄉村居住就是為了方便在舒適自然的環境中能活動筋骨. 只要天氣許可, 上班前我一定會出外運動一個小時, 不求長命百歲, 只希望臨老時能好走, 就功德圓滿了.
我老爸今年初以九十幾歲走的
我很慶幸我目前住的是透天
家裡還有大樓
可是老人住不習慣

因為以前住公寓5樓都是我背上背下的很累
老人還是喜歡住在起家的老公寓
去學李鳳山師傅的平甩功改善體質
有沒有住過美國的人可以分享美國人是怎麼處理這種事情的?刻板印象,美國人畢業後都會被父母趕出去自立門戶自組家庭,美國老人是不是獨居的居多?感覺上美國人獨立能力很強。
透天的對老人家很好啊!!!

左右鄰居敲門就能拜訪, 聯絡感情打發老人無聊平淡的日子.


就一樓隔個小房間, 夠放床, 輪椅可以進出, 廁所方便, 配個外勞照顧, 很好啊!
前後通風, 也無樓上吵鬧等情形. 還能外出的話, 一樓停電動車, 方便外出.
實在好處多多. 這種好處不是年輕人能體會滴, 對老人來說, 住公寓就像住在鴿舍般,
不自由!


哈! 我也像老人了! 家父當年過世前還囑咐: 死後要住透天, 不要公寓式的.
現在, 他老人家, 就是獨立門戶的墓, 呵呵.......
自己開了個戰意十足的標題, 結果最後叫人家勿戰, 話都留給你說就好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