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建商倒了,才是房價跌的開始

遠雄怎還沒倒??????????? 大到不能倒?

mr.weikuo wrote:
周邊一些房仲朋友都紛...(恕刪)
建商才不會倒 只會賺的少 收起來不做

怎麼可能會倒掉呢?

對於房仲業也應該有適當的管理機制,
現在房價高漲絕對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

a4961489 wrote:


買得起的永遠買的起,...(恕刪)


跌到谷底我買的起

怎麼簽名
mr.weikuo wrote:
周邊一些房仲朋友都紛紛的離職
大家都覺得現在市場不好
但怎麼一片不好聲中
房價還是開高
或許這就是一個心態
建商開高價
購屋者就下殺的成數
對建商來說還是有利

我個人覺得
要房價跌是一個困難的事
除非開始有建商倒閉
那才是房價跌的開始

抓趙藤雄只是一個樣子
政府做給人民看得而已

現在就看政府是否讓建商倒閉
如果只是打房口號
那選舉結束後
一切還是回歸






...(恕刪)


我不認為是在做樣子耶!

我的感覺都是政治鬥爭下的產物

無心插柳 被解讀成打房

因為這是期待,大家就很自然解讀成這個答案

大家都清楚不可能只有這一件而已

他們如果說只有這次這件這個人

你信? 我不信

人民真的很天真,表面上我們很民主

但是大多數的人被媒體控制著

這方面我們好像比共產黨還慘,甚至更糟糕
一切都是供需問題 誰都知道
那"需"是哪來的 有誰知道
日本房價一跌十年 因為他們比我們提早面臨少子化問題
答案:嬰兒潮 往後推30~50年 (約1980~2000年) 大概是日本房價最高時 青年大量往都市移居 房價高漲
維基百科:
團塊世代(日語:団塊の世代),是指日本戰後出生的第一代。狹義指1947年至1949年間日本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群(約800萬人),廣義指昭和20年代(即1946年至1954年)出生的人群。詞源出自堺屋太一1976年的小說《團塊的世代》。用「團塊」來比喻這個世代,是指這個世代的人們爲了改善生活而默默地辛勤勞動,緊密地聚在一起,支撐著日本社會和經濟。

相較之下台灣則較晚發生 意謂著台灣如果開始發生 會面臨和日本一樣的問題

新加坡人口只有五百萬比台灣更少 但他們有一個好總理 李光耀 決不讓房價升高

當一國之財力大多在無法帶來外匯的房地產上 國家將面臨嚴重問題 比如日本

台灣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只是時機未到 一切又回到了供需問題

建商們不是笨蛋 集中在近10~15年蓋房 因為此時是需求最大時

台灣的嬰兒潮約晚日本約30年 1976年為近期台灣指的嬰兒潮

以時間推估日本已經約十年前東京房價降到最低

假設為2004年最低 下跌時間約為十年 代表1994年開始下跌

台灣則約晚30年 2024年
但台灣無法與日本相比 扣上政府的無能 薪資的結構 時間應該不久了
matrix3 wrote:
如果建商都倒了,也不...(恕刪)
應該要等到全台的捷運線蓋好後才會慢慢跌下來吧...
但...那時應該也78十歲了吧...
公佈全台石油或危險液氣體管線就會跌了
這個方法最快
跟你說一個秘密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

就是銀行會先遭殃

你知道人頭嗎

懂得人自己去想一下

shadowjon wrote:
乍看之下好像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卻是完全不通
很多人總把股票和房子相比,這真的是很無腦的比法
股票市場若一直跌,如你所說,今天1050不賣,明天剩950
到最後,公司下市,股票可能變壁紙
有人賭性堅強,看會不會漲回去,也有人可能認賠殺出
以最壞的結果來看,股票不管買多少,最糟糕,有可能變成0
但,房子不同,今天,房價可能一跌再跌,不過不管怎麼跌,房子還是你的
當房價跌到低於買價時,自住客可能因為這樣,就把房子賣了嗎?
可能有,但機會很小



對一般人,賣價低於買價的機率不大;
但對於玩槓桿的投機客而言,
機率很小....嗎?
你確定??

我身邊親人朋友案例,買到房價對半砍,低於賣方買價的不下10個,
有的是買了幾個月內想轉手的,有的是預售被套到想拋出,
這種槓桿型投機客,被貸款壓的喘不過氣時自然要丟出~
不狠宰一下這種肥羊還要宰誰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