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次房市下殺,都只是微調而已。因為過去四十年人口是直線上升,需求一直是存在的。
03年sars之後,房價上升,原則上是合理的,因為最後一波的人口成長大軍剛好是買房需求的年齡。
但因為政府直接放手炒房,房價才被炒太高。
今年14年算是接近尾聲了,不過目前也只是量縮,正式起跌還有得等。
估計2016年,跌勢才會比較明顯,估計會不停地跌到2020年,那時候就會有點慘。
2020年之後的買房需求,大概是前幾年的六成不到。
2030年更慘,買房需求大概是前幾年的四成不到。加上爺爺奶奶輩一堆房子給孫子繼承。
以現行的高房價來看,腰斬都還太貴。
估計2020年之後的法拍,四拍、五拍都有可能。
12年-14年套牢的,會被銀行追一輩子的債。
過去1000年號稱絕對不會發生的事情,有多少都在21世紀發生了?
所以過去不會發生的事情未來也不會發生,基本上就是錯誤邏輯!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lkk77 wrote:
30年前 薪水 15000元/月
30年前(民國74年) 30坪公寓(2樓) 115萬(1~2年新成屋)房屋貸款利率 13.5%
30年後(民國104年) 30坪公寓(2樓) 1150萬(32年舊公寓)房屋貸款利率 2%
現在的人真的負擔很大
來講最近十年的故事好了
十年這波起漲前,大安區平均房價約一坪二十幾萬
現在呢?
現在的平均薪水卻低於十年前
人民要買房的負擔大了好幾倍
但這種現象總有一天會回歸正常
從一個人買得起,變成夫妻買得起,再變成一家人買得起
連一家人都買不起了,成交量就低了
台灣房屋自有率八成以上,未來又少子化,沒前就住繼承的房子,有錢一點就裝潢一下
沒得繼承的少數,還有廣大的空屋等著您去租
根本沒甚麼好擔心的
量變低了,比SARS還低,量先價行,要小心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