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現代才有的...
嫌房價高漲
也不是現在才在嫌的...
當年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的街頭運動
我還太小
沒有參與到~
我就這兩間房還貸款900萬沒甚麼好驕傲的~
也許再十年我可以還完貸款~
我驕傲的是我父親的生活和工作態度~
一個22歲
沒有父親的外地孩子
要養活媽媽、老婆和一個新生兒以及兩個妹妹...
沒有自暴自棄
那是多麼的不容易~
現代社會卻有人21歲有大學念~卻怕未來工作辛苦...而走上極端~
當然!這是很極端的例子...
不過在我父執輩那個世代,是絕對不可能有這種情形發生的。
人都可以選擇~
可以選擇現在玩樂爽爽的~
再來晚景淒涼~
也可以選擇現在辛苦一點
晚年和我爸一樣含飴弄孫
有副健康的身體可以隨時到處去旅行~
有本事現在玩爽爽
一直到老年也過得很舒適安逸的人
也不會在這裡嘴砲了~
那些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愛斯基摩豬 wrote:
這僅能證明你夠努力 , 機運也好 , 加上需求買房的時間剛好是房價較低的時候 ...
但這不代表其他哀叫房價不合理的人都沒你努力 ...
像我個性保守 , 不願意貸款買房子 , 所以一直打算存夠錢才考慮買房子的事情 ...
但現在這種價位 , 我不打算在北部買房子了 ...
我也是相同看法,
雖然存到不用貸款可以直接買房了,問題是才兩三年,同一間房漲了一倍,
沒有必要跟自己的錢過不去。
留著現金進可攻退可守,
當屋奴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
蒸蒸日上 wrote:
大大您的疑問 我不苟...(恕刪)
其實我說晚生20年是想表達房價所得比, 前後20年剛出身的年輕人面對的房價所得比差太多了,
20年前台北市的平均房價不到30萬, 今年平均快90萬了, 漲三倍, 很多人說台北市土地資源有限, 所以一定漲,但是晚上去看看那些新房子+老社區, 空屋非常多, 這是土地資源有限還是資源被佔用呢?
10年前那些新北市的重劃區剛開賣的時候1坪不到20萬, 現在一坪40萬起跳, 晚上經過的時候空屋率更是超過5成(有的建案蓋好6~7年還是空一半), 這是土地資源有限還是資源被佔用呢? 因為建築成本提高了才會漲價? 我看過開價15萬/坪的現在開50萬/坪的建案
薪水高低不是問題, 那些儲蓄習慣不好的年輕人活該繼續哇哇叫, 我非常認同!
但是那些努力工作, 認真存錢, 當他發現存錢速度比不上房價的炒作, 難道不能抱怨房價的不合理嗎?
不敢玩股票或是投資就被說人只有死薪水買什麼房, 我們的爸爸那一輩, 不也是這樣苦過來的嗎?
當年投資客怎麼炒高房價, 厲害的把整區的物件買下來, 讓你買不到40萬/坪的房子, 然後開價50/坪,你只能乖乖的買單, 房價漸漸墊高了, 大家也開始把錢投入這個高報酬的市場,
當房子變成最佳的投資獲利方式, 老闆賺了錢會繼續投資本業還是買房子? 錢進去了房地產就凍結了,王永慶最厲害的是資源的分配, 他在每個事業體都做到資源互相分配與支援(請參考他的書-台灣活水),假如資源都卡在房地產, 這對台灣是好是壞呢?
其實我比樓主小個幾歲而已, 我常常在想, 現在年輕人很可憐, 出社會面對的就是資源都被卡位的問題,無論是工作上或是買房子, 所以他們對未來很惶恐, 家裡有能力的還能幫忙, 那些沒能力的無力感一定很重,所以那些學運, 年輕人的怒吼, 排除政治顏色, 我是很同情他們的...
樓主給的建議跟我一樣, 認真賺錢, 別亂花錢, 努力存錢, 但是最後一點不一樣, 我建議不要買炒高的房價,畢竟現在的所得比不是你牙咬一咬就能承受的, 除非開放大陸人很容易來台灣買房子, 不然照目前的局勢發展之後房價會比現在"合理", 沒道理你現在要用一生的儲蓄來當那些貪婪人的下臺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