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ystem wrote:
什麼以不以為然?
今天有個人頭痛,就覺得他一定得了腦瘤,一上來就問人哪個醫生開腦瘤比較好,
結果可能只是感冒症狀,請問是想要有什麼友善的回答?
首購大家都會遇到,也不是每個人都懂,但不是一看到「好像」有問題就來個未審先判,
直接說這是糾紛,問看要不要找原屋主,要怎麼談等等。而不是把問題直接提出來問,
這才是大家酸的原因...
「問對問題的藝術」,如此而已。
看來您對解讀問題的藝術也不過就一般般,難怪會提出如此可笑的講法及例子。
先看清楚樓主的問題,水管流出黃黃的水,不就是鏽水嗎?就表示水管內部是一定有生鏽,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吧?當然,有生鏽不代表有鏽蝕,把鏽沖掉也許就好了,但真的鏽蝕呢?
樓主也說他找過資料,如果他上來找開腦瘤的醫生,表示他也出現了腦瘤的症狀,
可能不只頭痛,甚至壓迫到視神經導致失明,或者四肢活動有問題,此時問哪個醫生有何不可?
糾紛都發生在資訊不對等,我相信樓主一定看過屋,但並沒有辦法很仔細的每一項都檢查過,
當你買新車的時候,發現方向燈不亮,你可以選擇自己google找問題,你也可以在交車時檢查清楚,
若有問題就不交車,就算買中古車也一樣,你發現燈不亮,就算硬要交車,也可以跟車商談折扣,
但買房子是比買車還要貴很多錢的東西,為什麼卻不能讓買方有更多一點的時間仔細瞭解屋況?
我不以為然的地方,是大家都是買方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多替自己爭取一些權益,
反而用冷嘲熱諷的方式來回應樓主?祝大家都買到好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