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veinTaipei wrote:
並不是每個新鮮人只領...(恕刪)
並不是每個老闆毛利率都只有5%,
我們地區剛開了幾家公司毛利都有10%以上
當然他們的經營能力都不錯, 兩年過後還會再加
毛利就是老闆的責任, 聽懂嗎?
你產品好用, 客戶花錢買你的產品
你覺得毛利低 就賣給另一個人
有人規定你只能賣給哪個客戶嗎?
如果5%就是你的價碼 賣給誰都是這個價格
別人卻可以賺50%, 那應該怪工程師嗎?
真不懂一直講毛利低有甚麼用,
我看最好是移民去北韓吃大鍋飯,
應該就不會覺得自己毛利低需要每天取暖.
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那上面也要是對的喔,
可是好像老闆都覺得毛利低是因為工程師沒創意咧?
所以這個邏輯到底對不對咧?
william6910 wrote:
我6年九班民國90年底退伍
民國91年出社會→高職畢薪24K(作業員/8小時不加班)、水煎包一顆5元
民國104年 →大學畢薪2?K、水煎包1顆12元(同一間小攤)
...(恕刪)
您可別記性差,民國88年在台北我就沒吃過10元以下的水煎包,這些誤導都是對錯誤合理化的說詞,以下請查正⋯
https://tw.news.yahoo.com/抗漲-士林生煎包年底搬家-hold住價格-203126298.html
"鍾記上海生煎包民國六十七年開業。鍾芳雄說,買生煎包的大部分都是一般的小老百姓,以前國內景氣好,客人一買都是三、四十個,帶回去和親朋好友分享,隨著景氣變差,買的數量明顯變少,他都看在眼裡,所以他一直都把漲價當成最後選擇。
搬到巷內 老闆不怕影響生意
民國八十六年每顆生煎包都維持十元,買十還送一,九十六年起不送了,但還是每顆十元,今年元月起調漲到十二元之前還先公告一個月,告訴老顧客不得不漲的理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