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當居住不正義的時候,青貧族的危機

以前唸的小學一班4-50人,20幾班,一個年級大概1000人。前幾天回老家聽我媽說,那間小學現在一年級招生剩100人。照這個級數推算我的孫子唸小學時一個年級只剩10人。哈哈~台灣剩一堆房子賣誰?
台灣房屋自有率達8、9成,有2戶以上房子的家庭比比皆是,不顧市場機制,硬把房價打下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有利。

而台灣雖然房價失控,但房租卻大致平穩,年輕人用租的不算太辛苦,比起其他大多數國家的房價、房租同時雙漲,台灣不是哪麼悲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一堆學者、媒體成天在喊居住正義,罵社會、批政府,把未來說得非常悲慘,卻忽略了失序、失靈本就都是自由經濟中不可迴避的存在,高低起伏才是正常,與其怪政府不以政策、手段強加干預調整,不如順應趨勢,等待時機。

還有,別以為打趴房價就叫正義,逼得政府出重手雖然有效,但後遺症跟衍生問題可是嚇死人的。
一切方式 都是空談!

因為每名立委、議員、政府高官!都有房有車…甚至有幾十筆土地!

當這次學運是這個的時候,全部的立委就會要求國家啟動鎮暴民眾!~~說這些是暴民!

這次的服貿,只是藍綠利益不均分不平,所延伸出來的~~~

如果這次學運是說居住不正義!

我敢用性命跟你保證,沒有一名立委會站在學運這邊………因為……關係到「本身的利益」!

看到居住正義這四個字就想吐!!
要怎樣才算樓主的正義?
人人有房住?
人人可買房?
mobile3803 wrote:
全世界除了不丹外.....(恕刪)


資訊錯誤歐

還有很多國家是不同政策

請參考文茜異想世界

有做專題

德國政策與住著有其屋政策

觀念:居住是人民應有權利

房子不是用來投機與炒作工具

這是政府政策所導致





其實課空屋稅加一些政策即可
之前有看文茜小妹大有提到
我忘記是那一國,有實行空屋稅法
年課10%房屋總價左右
且空屋的定義是有人登記並且實際居住,包含租出去也算
謊報我記得初犯好像是三倍的稅金最高可沒收該房屋,然後民眾檢舉可得10~20%的罰金的樣子
但是建商蓋好好像有兩三年可以賣(從預定完工工期開始算)
租不出去可委託政府替你租出去,但租金就不是你說了算了,租金很低廉
且就算賣出,該房屋租客也有絕對優先承租權,想收回自住都要看租客臉色
完全超居住正義到沒啥人要買房,幾乎都是租
但相對的房屋修繕也是政府跟租客的責任
而且房價不貴,我記得當初陳沖剛上任也提過空屋稅,但連進立法院都進不去就廢掉了
公務人員(含政務官與民代)財產來源不明罪通過 與 資本利得稅"正常化"(包含 股票"實價"課稅 + 土地房屋"實價"課稅)才是重點.

在台灣, "富者" 合法洗劫 "窮者" 之利器有:

1.股票.(股市漲時,3大法人海賺,散戶小賺. 股市跌時,3大法人小賺,散戶大賠. WHY? 因為 1.股市與房市相同都可炒作,2.資訊嚴重不對等)
2.房地產.
3.政府對富者減稅.(相對就是對窮者加稅).

pp9527161a wrote:
看了上禮拜的台灣啟示...(恕刪)


同事在美國的指導教授每天開一個半小時通勤上班, 他也沒在唉.

太多人買房要新, 要大, 還要在蛋黃區, 難怪房價居高不下.
TC

aree0797 wrote:
以前國民黨統治年代都...(恕刪)



從國民義務教育的課本裡,原以為這兩個政策是天大的德政
後來看有關台灣農業的書,「375減租」與「耕者有其田」是國民黨政府從土地主手中徵地"放貸"給農民. 經手一來一往的過程也賺了數億經手費.
並非國小課本中單純的政府德政,課本只寫到政府拿國營企業的股票補貼原來的大地主,讓他們成為現在的資本家,沒有寫到土地放給農民的方式,不是免費喔,要背十年以上的貸款,用稻米來還貸,一年收成的幾%忘了,但種稻的還是沒能力吃白米飯...Orz..
然後用控制肥料價格,稻米價格,加上各種稅賦,農民收入幾乎無法增加,土地貸款加上農機貸款及肥料成本,壓得農民喘不過氣來.(和現在的高房貸有相似之處)
造成農村人力外流,進入各加工出口區及工業區,剛好補上當時計畫經濟的人力需求...好像真的是計畫好的.
後來的田驕子暴發戶只是後話...有興趣可以討論研究

<<江湖在哪裡? 台灣農業觀察>> 吳音寧
在課本上會唸到「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農地重劃」等等的農業政策,政府的政策是以農業養工業,刻意壓低米價,出口稻米等農產,努力從輕工業發展到重工業、科學園區。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農民因為米價低,又要繳各式各樣的稅,一年下來的收入可能只有幾萬塊;農村子弟不願意留在家鄉種田,父母也希望孩子多唸書、去外地找工作來改善生活。工業的發展中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也侵害了原本純淨自然的鄉間,各類怪病橫行,肥沃的田地無法再像從前一樣耕作。這些好像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現象」,但是吳音寧在書中提出的質問是「那些合理嗎?」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像是要把農業趕盡殺絕一樣,一點都不害怕無法和國際貿易之後面臨的「斷糧」;在二、三級產業發展得如此豐富的地方,農民一年的收入竟然和城市人一個月的收入無幾,但是這並不是因為農業「賤」,而是因為不合理的糧價(一大車稻米只有幾百塊)、中盤商的剝銷等問題。總體來說,就是政府沒有正視農業發展問題,任由自然發展的結果。
屋頂上的胖貓 wrote:
2014-04-15 15:41 by 屋頂上的胖貓
其實課空屋稅加一些政策即可
之前有看文茜小妹大有提到
我忘記是那一國,有實行空屋稅法
年課10%房屋總價左右
且空屋的定義是有人登記並且實際居住,包含租出去也算
謊報我記得初犯好像是三倍的稅金最高可沒收該房屋,然後民眾檢舉可得10~20%的罰金的樣子


好讚的政策

不過最後會變成 建商數量剩下很稀少,

然後大家都不怎麼維修房子

於是有錢人買建商貴鬆鬆的房子,

普通人則是破破爛爛 沒人維修的房子.

大家都有得住, 一樣是付租金, 可惜沒人幫你蓋新房子給你租了.

只要一樣沒錢, 到最後一樣是付租金, 然後租破破的房子 不是一樣嗎?


如果要說正義的話,

政府要像沙烏地阿拉伯那樣子給每個國民一百萬基本的錢花用.

大家有這樣的收入才有正義吧.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