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hand wrote:
這社會到底怎麼了,每次出來教大家要怎麼理財,要怎麼買房的,都是一堆買不起房的,但是卻要教已經有房子的人或是想買房子的人說不要再買房了(恕刪)
請問 s大大你那隻眼睛看到 "每次出來教大家要怎麼理財,要怎麼買房的",都是一堆買不起房的??
我很不客氣地告訴你, 我所知道一些看空的人士, 他們每一個人的資產總額比你八代祖宗加起來還多,
我講這話有絕對的把握!!
這些好野人不靠炒房一樣成為有錢人
shenhand wrote:
這社會到底怎麼了,每次出來教大家要怎麼理財,要怎麼買房的,都是一堆買不起房的,但是卻要教已經有房子的人或是想買房子的人說不要再買房了,怎樣怎樣的....(恕刪)
Robershu wrote:
如果有兩間房以上又有...(恕刪)
nancymy wrote:
視網膜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視網膜效應」。簡單地說,這種效應的意思就是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這個發現對我自有什麼影響呢?卡內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個論點,那就是每個人的特質中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長處或優點,而百分之二十左右是我們的缺點。當一個人只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麼,而不知發掘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促使這個人發現他身邊也有許多人擁有類似的缺點,進而使他人際關係無法改善,生活也不會快樂。
一個人要人緣好、要受人歡迎,一定要養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的能力。因為在「視網膜效應」的運作下,一個看到自己優點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處。而能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他人,往往是好人際關係的必備條件。
我們心裡的想法,決定我是什麼樣的人。
禿鷹想的是腐肉,牠就找到了腐肉。蜜蜂想的是花蜜,牠就找到了花蜜。如果我們想的是我們情人的岔錯,我們就找到他的岔錯如果我們想的是我們情人的優點,我們就找到他的長處你如果想批評,你總是可以找到抱怨的內容你如果想歌唱,你總是可以找到美妙的歌曲。 常互相埋怨的婚姻,至終埋進荒場。常互相欣賞的婚姻,終至欣欣向榮。
01是個好地方,支持大大常常發言舒壓,主要不要開卡車去傷害週遭的人就好!!也不要心情不好,給家人臭臉色,壞態度 !!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