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一個67歲的老頭子,給年輕人的一點建議.

歐吉桑認為,信者恆信,我們毋須懷疑那些成功者的言論,與其質疑他的背景過往如何如何,不如設法跟上腳步才是.

受用無窮 + 1

感謝前輩的諄諄教誨, 深感認同, 公司同事 A & B

同事 A 工作認真負責, 每天幾乎都是工作十二三個小時, 有空時也都參與同事聚會, 多了解認識其他人. 遇到工作上不懂的問題(有時是其他製程的事情)也會多請教.

同事 B 工作時間到就差不多回去, 宅在家 玩電玩.

七八年過去, A 成了高階主管 年薪兩三百... B 勉強升個資深工程師, 年薪小於一百.

現在的工作環境不同, 要自己創業成功機率實在是不太可能.
除了認真工作 人際關係更要打好, 有句話說的很好 做事容易 做人難.
多提升自己能力之外 也要多跟人打交道, 擴展自己人際關係, 自己的能見度才會提高.
就算沒有升官發財 飛黃騰達, 至少生活也不至於難過.

我老闆常說

現在不努力工作, 以後努力找工作. 大家共勉之.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裡研究房價高低,與其和陌生人在這個虛擬世界爭個你死我活,還不如多念點書,找份好工作,踏踏實實地打拼,也許才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買房成家.擁有平凡老百姓的幸福.(恕刪)


這段話非常適合給01的酸民看...
與其花時間上網酸人,倒不如學習他人成功經驗、多看點書充實自己,這才是真的。


榕樹下的海明威 wrote:
我們毋須懷疑那些成功者的言論,與其質疑他的背景過往如何如何,不如設法跟上腳步才是.

因為,就算房價真的跌回原點,自己的條件如果沒有改變,想要買房依然是很辛苦的.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裡研究房價高低,與其和陌生人在這個虛擬世界爭個你死我活,還不如多念點書,找份好工作,踏踏實實地打拼,也許才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買房成家.擁有平凡老百姓的幸福.

+1
長者過來人的中肯建議跟智慧

67歲的李遠哲, 王永慶, 說的話也許可以參考 ...

但67歲, 以自己的方法去走過來, 卻也沒啥特別成就時, 是要後輩一起學著碰運氣就是?
Robert1012 wrote:
豬排先生 wrote:
六位數的房貸.最多就是99萬囉?還滿少的啊~
三份工不到一年就還清了.
你小孩比你慘多了
他們都是八位數的...

Robert1012 wrote:
樓主說這是他年輕時,去瞭解一下民國六十年輕國民所得是多少錢吧。

看事情的心態跟角度不同
同樣反應在做事的視野跟行動力 --
看過去的機會 對比今天的限制 (30~40年前的六位數房貸VS八位數房貸...知不知道通膨?)
同樣為何也不用今天的機會 去對造過去的限制 (國際化/投資工具/更多管道學習專業的知識/技能...)(2~3趴房貸利率VS12~15趴房貸利率)

再補充一點.
在那個連郵局定存都10趴的年代
那時每個月負擔10幾趴的房貸壓力可想而知...
難怪那時一般人都拚死拚活的在7~8年內還完房貸
現在的房貸2~3.多趴怎麼不對照?

現代的景氣不若以往 當然是主因
可是現在生活中 也充斥著太多的科技跟生活消費娛樂
無形中 也剝削掉一些克制力不高年輕人的買房的能力(手機/資費/第4台/網路/出國/3C...)

不同世代 有不同世代的機會與限制
時光無法倒流
與其哀怨.被動.消極.的等別人/老闆/政府 的施捨/福利/補助...
不如像長者前輩所說的務實認真的為自己/家庭/工作...
好好為自己的目標踏實而活吧!

套句黑幼龍說的:
「積極的人會在困難中找機會,消極的人是在機會來臨時還要找困難,找他們無法利用這機會的理由。」

再分享他的一段故事...
最近很多人面臨轉變,要不要換工作,要不要去大陸,甚至要為被裁撤作準備。
有的人一定在想,為什麼剛好給我遇上了,為什麼我這麼倒霉。

要是你能想一下活在這一年代的人的機會,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想法。你一定很興奮。
想想萊特兄弟試飛成功到現在還不到一百年。那個時代的人怎麼想也想像不出後來的波音747、空中巴士載著幾百人,橫越大海,用一天就到了另一大洲。那一代的人運氣相當好,因為航空帶來了很多機會,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我們不需要等一百年。十年、二十年以後就不得了了。

你我剛好活在其中
五年前我們沒料想到網路、通訊、資訊科技會造成這麼大改變。讓我們可以人手一機,網路處理財務,甚至用相貌作識別工具。

公元二○○五年的生活、工作狀況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雖然無法準確預測,但可想而知的是,一定很精采,會帶來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你我剛好活在其中。

我們該怎樣好好的活呢?
我覺得首當其衝的是態度。我們要很興奮、很積極、很想將危機視為轉機。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正向。一八九九年美國的專利局局長就提議將專利局裁撤掉,原因是他認為該發明的東西已經都發明出來了,人的智慧已發揮到極致了,專利局的工作將逐漸萎縮。對這些人而言,新的改變一定不代表機會。

積極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在困難中找機會,消極的人是在機會來臨的時候還要找困難,找他們無法利用這機會的理由。

態度決定一切
態度不同,一切就不同。
有的人在接受一重大任務,或必須找一個新工作時,第一個反應是:很難,但能做到。因而他們很想試一試。

另有些人的反應卻是:能做到,但很困難。於是他們就放棄了。

我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兩個賣鞋的業務員被派到同一個小鎮去工作。他們到了鎮上發現滿街的行人都不穿鞋,其中一人立即打電話回公司,要求換一個工作地點,因為這裡沒有銷售機會,這裡沒有顧客。另一位業務員也打了個電話回公司,他感謝老闆派他到這小鎮來,他很興奮滿街都是他的銷售對象,到處都是機會,自己運氣真好。

相信自己

我們處在這新年代、新氣象中,要改進那些態度呢?

首先我們要有自信。發掘自己的優點,找到自己的長處。好多人機會來臨時沒有抓住,或甚至退縮了,因為他們常找自己的毛病,常注意自己的軟弱。其實,即使有了很好的工作,你還是需要加強自信。因為這樣你才能不卑不亢的與同事相處,合作得更好,發展的機會也因而大增。

其次是學會減輕壓力,控制憂慮。你看,失業、沒有工作的人很痛苦,但有錢有工作的人也不快樂,因為這些人常會擔憂。現今各行各業的壓力愈來愈重,未來更會有增無減。壓力可能無法消除,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減輕,如何控制。學會不只是困境或大難到來時有能力處理,我們還更要學會享用我們所擁有的。生命很短暫,要從中尋找快樂。

人的一生都是在做選擇。今年,今天,你要選擇的是什麼?

引言
我們常把一句北歐諺語當作口號:「刺骨的北風造就了北歐海盜。」我們怎麼會有這種想法,認為舒適安全的生活、輕鬆安逸沒有困難的日子,會讓人更快樂幸福?剛好相反,愛自憐的人舒舒服服地躺在沙發上也能自憐。由歷史看來,在任何狀況下都有人覺得幸福。不論順逆,只要對自己負責,他就能覺得快樂。一點都不錯,北極風確實造就了強悍的北歐海盜。---- 哈利‧福斯迪克(Harry Emerson Fosdick)

大家共勉之~
我是一個中年人,經過房價一坪五萬元新屋價錢到現在一坪二百萬元的年代,到現在心裡只有一個感想" 人生一輩子都有機會買屋,只是買在何處? 要不要買?如何規劃自己而已,不要羨慕別人祖上有德留下一片財產來怨嘆自己 "年輕人在崗位上努力一定能買到房

你好我是 wrote:
名下沒房子才會唱這種哭調...(恕刪)

不好意思,我有
老實說不是我買的
該慶幸的是我不必為了買房而當大半輩子的房奴
但真心替台灣人感到悲哀~~~

請仔細思考,為了房子,真的有必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得到了,但失去更多

just truth wrote:
看事情的心態跟角度不...(恕刪)


寫得很棒很貼切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代間正義的問題總是可以用虛偽的勵志文字迴避, 做實了得了便宜還賣乖!
台灣很小, 從不是個富裕的島, 以前不是現在也不是, 未來呢?

世代的不平衡不會長久的, 終會反噬的!
有本事撈的夠, 幾代都花不完, 移民出去的要賣乖還說得過去
其他的還是厚道一點吧!

雙北房地產就是三四年級生人生的最後戰場

也因為少子化,資源集中化

多數南部父母怎樣也要幫孩子在雙北卡個位

這才是房價下不來的主因

當然錢肯定也是妳們這輩子努力賺來的

最後轟炸在雙北

真要怪只能怪華人死板僵硬的性格

愛留財產的風氣

就跟愛比分數,迷戀學歷的性格是一樣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