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七七 wrote:居然2樓有人搭電梯到1樓.......我還滿傻眼的......(恕刪) 有啥好傻眼的?那是你見識不夠多,像我住的大樓一樓挑高一層,一樓是公設,住二樓的要從一樓爬樓梯上二樓實際上是爬兩層樓梯,所以其他樓層的住戶沒人會嫌住二樓也搭電梯,另外還有很多原因讓低樓層也需要搭電梯:1. 老年人不用多說了吧。2. 腳殘障的人也不用多說了吧。3. 年輕人但腳受傷或膝蓋受損之類的。4. 搬重物。5. 有些大樓沒有通往地下停車場的樓梯,搭電梯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不一定高樓層的住戶用的電梯電費跟損耗比較低樓層的高,例如住高樓層的單身住戶每天只上下班進出兩次只使用兩次電梯,住低樓層的大家庭每天每個人用個幾次加起來就十幾次,這時當然低樓層的住戶用的電梯電費跟損耗比較高,所以單以樓層高低來要高樓層多付電費不見得公平。
住在同一個社區裡面還要計較那摸多真的會數不完,我們社區健身房游泳池就是一堆人說他們不會用到, 但又要繳電費, 所以決議大部分時間關閉, 殊不知社區的每項公設都對每戶的房價有一定的影響, 少了游泳池健身房抑或是像樓主說的低樓層不繳電費也不可用電梯, 想買低樓層房的人一看到就先在價錢上打個折扣了, 奉勸各位不要為了省小錢而虧了大錢啊!!畢竟社區的設施與管理越完善, 房價也會越高阿!!
louissvs wrote:跑馬燈: 新店5F公...(恕刪) 還合理的邏輯哩要這樣分攤比例真得太好笑了裝了以後大家還不是都會用除非低樓層的人幾乎都不用,但這根本很難界定再者五樓的人坐電梯上去以後,二樓的要坐時,電梯還不是得被叫下來所以損耗可以說低樓層的比較少嗎?除非一層一部電梯才能這樣比較吧這樣二樓的電梯從頭到尾都只要上下一層樓就好,當然損耗、能源消耗會比較少況且如果住的都是年紀大的長者,就算是二樓也會常使用啊這不也是電梯的一個好處今天如果發起者是二樓的住戶,因為他家裡有兩位高齡行動不便的長者結果五樓的年輕夫婦說我們好手好腳走樓梯就好了,要求只付擔10%,而二樓要付擔50%,這樣合不合理?自己不需要的時候,都不想付錢,最好都別人付,但是有了以後我也要用愛計較、貪小便宜的一面險露無疑都沒想過有電梯以後,對於這棟樓都是全面性的加分所以千金買屋,萬金買鄰這句話真的是有道理的......
louissvs wrote:跑馬燈: 新店5F公...(恕刪) 這樣的分配100%不合理!二樓如果有一個家庭主婦在家!天天上上下下都做電梯,而五樓是標準苦命台灣勞工,朝八晚十,一天只搭上、下各一趟這樣的分配合理嗎?要不改成用悠遊卡呢?刷卡、按樓層、扣錢!這樣最公平吧!恩!我又幫悠遊卡想到一個賺錢的地方了!哈~~~~
...我就是一個人住三房兩廳每天上下班各搭一次電梯(若晚餐外食則會多搭一趟)管理費照坪數算 無話可說電費帳單裡有公電 92戶均分 每期兩個月都是七八百我自己個人電費 每期兩個月 冬天500~700 夏天1000~1600問過同棟住兩個女生很節能減碳的也是公電>個人電費也只能摸摸鼻子註:大樓沒有游泳池那些 只有三座電梯跟地下三層停車場停車場照明不會全開當然現在覺得 我一個人使用率低若用感應扣「里程計費」算電梯搭乘我是舉雙手讚成但以前跟爸媽住在市區甚至外公外婆同社區不同棟我們家每天照三餐搭電梯下樓去外婆家開伙還有溜狗還有老人家每天散步退休家媽沒事上上下下...也沒人說要漲我們管理費所以啦還是別計較這些~
真的,我家也住2樓(但其實是3樓高),公共電費什麼的大家都平均分擔,而且共用電費都幾乎等於80%的個人電費了(一家四口),但管委會卻以省電為由要求低樓層住戶走樓梯不要搭電梯,通常我們下樓也都是走樓梯,上樓會坐電梯,因為安全門通常都會鎖上(單向可開),結果連住3樓的也都會白眼我們住2樓的…有的鄰居還真接問說2樓而已怎麼不走樓梯,真是很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