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添添 wrote:
越高越沒有能力去負擔頭期款
十幾二十年過去了
小弟都買了三間房
他們還住在起家厝裡
天天等房價大回檔
唉...........
不知該說甚麼了.....(恕刪)
1.投資不是只能做房地產
2.能回家住就代表沒有自住需求,沒需要"為買而買"硬背個債在身上
3.廿年的複利報酬率,9%就可以做到600%.
4.複利有持續的正向現金流,中途的折價成本為通膨折現和資本利得稅
房產則有水電費/房屋稅/地價稅/管理費/修繕/利息等多種成本,現金流為長年持續負向
不管是個人或公司
持續負向的現金流 , 最怕的是遇到需要周轉
理財如果理到你有可能要到處借錢
就不是一個好的理財策略
5."一個人一輩子沒見過鬼,不能證明鬼就不存在"
廿年沒看過房價回檔,不能證明房價就不會回檔
過去美國金融風暴的核心問題,就是地產的泡沫化
台灣政府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用盡各種政策(奢侈稅/實價登錄/升息)去壓抑
未來花招只會多不會少
只是唯一肯定的是政府下手會拿捏輕重
不會打到死
因為營建上游是鋼鐵水泥,下游是放貸銀行
經濟骨牌的第一張
倒不得
阿添添 wrote:
假設3年後 房子跌了 你雖然損失一些 但是相對的 你可以用便宜代價再加些錢買間更大間 更棒得好房
假設3年後 房子漲了 你可以賺到租金和差價 這樣至少你換房自備款也有了...(恕刪)
這個有邏輯上的錯誤,
假設三年後,房子跌了5%,當然你只損失一點點,可能影響不大,但是萬一三年後跌超過三成的話…
假設當初買的房子一千萬,自備三百萬,三年後跌三成,剛好把你原先的自備款全吃掉,你手頭上等於沒錢,請問接下來怎麼買房子?房子再便宜,頭期款付不出來也買不起…
要是三年後,房價跌了五成,你將房子賣掉,結果還欠銀行二百萬,這時候更買不起房了…大概也不會賣了吧…可是看到別人多等了三年才進場,自備款,房貸都少一半,心裡大概會很難受吧…
所以房價有沒有到頂很重要,關乎一生的生活品質,別沒做功課就貿然進場,股市上萬點就是賣點,房價漲兩倍以上就是賣點…雖然可能還更高,但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