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建設發布2013年第二季國泰全國房價指數,第二季推案戶數達20998戶,創8年新高;總計上半年推案戶數逾3.85萬戶,其中桃竹更創兩千年以來新高,上半年共推出逾1.3萬戶。
桃竹地區上半年推案戶數就需六萬人口進住才能全數去化,若去化率不佳恐造成「鬼城效應」,2013年上半年桃竹推案戶數,分別較2012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大增47%、44%;就算第二季去化率是六大都會區最高,但也僅28%,也就是高達70%戶數仍待去化,新竹地區第二季房價已出現明顯下跌,其中新竹市跌幅較大,較第一季下跌近10%,竹北也下跌約1.16%,桃竹連兩季成為全國推案量最大的地區,加上投資客聚集程度高於其它都會區,其背後累積出賣壓沉重與自住民眾是否願意承接進住的問題,如果後端沒有自住民眾接手,桃竹恐出現點燈率極低的鬼城效應。
除新竹地區房價下跌外,新北市第二季房價也下滑逾6%,新北市是全台房市縮影,若連續幾季房價持續下滑,預期會衝擊其它都會區。
:「其實目前全台各地的房地產興建盛況和交易量慘況,跟2006年的美國與1990年的日本,已經有許多雷同之處,來看看台灣是否能超越美國和日本的境界。」
受到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恐退場的雜音影響,住展雜誌調查,6月房地產風向球轉為「衰退注意的黃藍燈」,終結連5月「復甦安全的綠燈」,也是今年以來第一次出現黃藍燈,顯示下半年房市有下滑趨勢,但房市景氣並未出現「跳水性」急轉直下,而是緩步下滑。
住展表示,北台灣房市買氣小幅下滑,尤其桃園縣青埔與八德地區,看屋人潮大減3至5 成,其他地區減少1成,6月北台灣市場仍以首購型買方為主力,換屋型建案買氣不見起色,6月台北預售的新推案量僅2件,一個位於中正區的重推案,另一案為位於北投的「明德莊」,2案加總的可售總金額23億,較5月預售的量體130億元,大減逾100億元,創下今年前6個月單月預售推案的新低點。
從今年第1季與第2季雙北市預售屋的推案量體得知,北市第2季預售屋的推案量為439億,較第1季的584億,減少24.8%;反觀新北市第2季預售屋的推案量為1107億,較第1季的711億,大幅增加了55.6%,顯示雙北市的推案重心,已明顯往房價較低的新北市傾斜。
近期部分區域案場來人數大減,下半年房市買氣恐轉弱,大型建案首受衝擊。樓高46層、總戶數1500多戶的新北板橋「新巨蛋」,近期委售大增,統計目前市場上約有2、300間房子求售。沉重的賣壓,讓這棟全台最高住宅出現業界人士眼中的慘烈「多殺多」,成交價不斷向下探底,已被視為新的房價指標。
依照實價登錄資料,該大樓4月時25樓有1戶以一坪79.4萬元成交,但最新揭露的5月資料,38樓有1戶僅以66萬元成交,9樓甚至以46.7萬元成交,市場人士認為,這是典型的大型社區「多殺多」,待售物件太多,就會有屋主按捺不住,以較低價格出售,特別是大漲一波的大樓,屋主更有本錢殺低求售。
不少屋主面臨奢侈稅修法變數,情願以低於市場行情出售,「新巨蛋」2006年中預售時一坪開價36萬元;2011年初完工後,表價並一口氣拉高到70萬元。第二波銷售時,因碰到奢侈稅,賣出速度相當慢,整整賣了一年多才結案,今年3月起,由於不少物件結束奢侈稅兩年閉鎖期,委售量開始增加,尤其財政部確定奢侈稅只修不廢後,更有明顯求售潮,大型社區對景氣變化反應快,新巨蛋出現降價賣屋情況不令人意外,如果奢侈稅趨嚴的訊息更明顯,還會有更多大型社區委售爆量。
lyp1972tw wrote:
問題是租的出去嗎?
我在新竹關埔地區當了快十年的房東
只發現要出租的房子越來越多
然後待租期越來越長
租金也越來越低
跟十年前比租金下滑了三分之一以上
一間所有家電都齊全
也包網路第四台管理費的6坪雅房
租金才3400
中南部市區也不見得有這麼便宜
如果不是新竹的房子實在太多了
供給遠大於需求
有可能這麼便宜嗎...(恕刪)
而且新竹還有個好玩的地方
買 25 坪地,合法只可以蓋 5樓
不過這種守法的傻瓜非常稀有
蓋 9 樓甚至以上的比比皆是
常見很多矮矮的中古屋(2~3層)
經過神奇快速長高術
瞬間長高變成出租套房的大樓

這種神奇魔法
不只金山街
靠近新莊街長春街我也看過不少
麻瓜我常常瞠目結舌

所以其實新竹的供給比起公布的數據
大了不知多少倍
簡單講就是供給無限大 , 需求又不振
這種地方崩盤時保證第一名
相對起來 , 去買高公設比的新大樓
則是另一種傻瓜
倒不如改練快速長高術,實在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