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自住沒差?]買房子根本不是住不住的問題!!而是一個風險問題!!

樓主推這些東西,不就跟張教授沒兩樣?
你那麼厲害看得出以後會漲或跌?
既然都是自住,就是當下有需求才買,至於買了後漲跌是人家的事,
如果是風險的話,財務分配,更是屬於每個人人生規劃的問題了,
樓主似乎熱心過頭了。
反倒讓我想到張教授,一面喊跌,一面偷買就真的很不應該了。

如果你問我以後會漲會跌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個人會以自住的角度去選擇物件。
要不要買?你有需要就買,沒有需要就租,反正房價再漲下去,
租房子的CP值更高,爽度更爽不是嗎?幹嘛為高房價生氣。

這幾年我看到不少被張教授害死的,早幾年不買,
或是怕買貴被人家笑的,現在反而花更多成本去買,
甚至買在當初不會考慮的地點。
對這些可憐人,那些不負責任喊空者會賠他嗎?
就是獨立 wrote: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直接跳過不用看了。

負資產
降子拉 wrote:
樓主論點正確~所有的...(恕刪)


哈,大大的比喻精闢!
主要是沒人可以預測屋價到底會上漲還是下跌
而且人性和市場總是相反的
一直漲你覺得會大跌
一直跌你又會怕進場
所以就一直觀望

sars後房地產冷卻,市場一片低迷的時候
小弟因為921受災戶貸款時間到期的關係
硬是擠了些頭款,買了一間房子
當時也覺得每月要繳近兩萬的房貸壓力好大
而且市場一遍喊空,說房市會繼續大崩盤
自己也想過是否買在高點,萬一以後市價剩一半怎麼辦?
結果這幾年下來,房子漲了一倍,也有了一筆換屋的頭款
而當初揪一起買的同事則認為未來會跌,所以繼續租屋
現在依舊是租屋
最近問他要不要買?他還是要等房市崩盤再入場
未來會如何?我不知道
才幾年,當初少少的頭款換到現在大大的頭款
我才知道,原來房地產這東西在有壓力的繳費下
也慢慢的在變大,繳的貸款都是自己的存款
假如當初他大跌,我也不認為有差,因為我有地方住
而且房貸剩下一半了

樓主的論點我認同,不過是在學術理論下的同意
因為很理想的可以清楚的算未來房價走勢
所以買高自然有差
不過很抱歉的是,我們都算不出來,不然我去年就在新的重劃區買房子了(一坪至少少三萬)

所以我的看法是,根本不用去管有錢人投資多少間,因為那和你有關係嗎?最多不買而已
投資客賺很多價差那又如何?假如你要自住,重點應該是思考
如何有辦法擁有自己的房子
假如你有需求,而經濟狀況又能負擔
又有何不可?好地點才是保值的王道

房事有景氣,即便他跌,你還在自住,好地點會晚跌
但是他漲,好地點你就更有上漲的空間
不是嗎?



台北的房子 不是給一般上班族買的
請一般上班族好好租房 專心上班 漲了你買不起 跌了你也買不起 所以房價漲跌都跟你沒關
所以自住沒差 對一般上班族而言應該改成 漲跌沒差 因為反正你都只能租房子 所以漲跌當然都跟你沒差
房價高 薪水低 這是現在普遍的社會現象 不是你的錯 現在當上班族 就應該要有買不起房的認知
本份一點 還是可以過日子
如果你自己都無法改變自己當一個上班族 領低薪的命運 你怎麼覺得房價會配合你的需求降到你能買得起的價格呢?
以你現在的薪水你現在就可以算出你這輩子可以賺多少錢了 那你怎麼還會妄想要在台北買房子呢
因為你也知道你的工資再怎麼隨著年資成長 也有限 你的老闆算的比你還精明 做人比你更刻薄更會計較
你都已經接受了 還繼續待著 不敢吭聲 你都無法跳脫自己的命運了 你怎麼還會妄想房價的漲跌跟你有關呢
除非你跟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你賺錢的慾望跟能量大到足以克服台北高房價的進入障礙
否則一個上班族 談買不買房 有甚麼意義
為什麼不談談你自己 怎麼擺脫貧窮 如何致富 ?
哈哈哈…
如果大家都努力買房那包租公要租給誰丫?
而該買房的都買好房了那投資客或有多房的人要賣給誰丫
老人租不到房?如果空屋率很高的話,包租包寧願空著房?晚上可以觀察一下,新建住宅大樓點燈率…
就算租不到房,鄉下買塊地蓋農舍要多少錢?

kevin720817 wrote:
你這段話不就已說出了...(恕刪)


沒有資金壓力
現金買房的話,房價下跌那真的沒差
現金買股票的話,股價下跌那也真的沒差

但是如果是貸款買房的話
當你的房子只剩下700萬的價值,但是你卻負擔著1000萬的房貸,這樣怎麼可能沒差

如果是是借錢或是融資買股票
股價下跌絕對有差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我也同意。
一堆在那邊自我安慰兼虎爛的說自住沒差。
同理可證
奶粉漲價30%,你又沒有要轉賣,自喝沒差。
電費漲價20%,你又沒有要轉賣,自用沒差。
油費漲價10%,你又沒有要轉賣,自用沒差。
黃金跌價30%,你還可以拿去陪葬,自用沒差。
當然有差
一樣的區域
姑且不論央行對持有一間以上之個人選擇性信用管制
以前銀行可貸8成
接著變7成
現在變6成或更少

銀行不是笨蛋
這背後隱含的意義在於
隨著短期房價高漲
銀行不認同多出來的價格(或價值)
就這麼簡單

貸款成數的減少另一方面來說
就是銀行是先預留未來可能的跌價損失啦

dos1976 wrote:
哈,大大的比喻精闢!...(恕刪)


講的太好了!想辦法把手上有限的錢做最大化的應用才是贏家。
贏家都是這樣來的。
真正有需要者,與其每天去預測不可知的未來,
不如去看看目前的房市中找出最好的,還比較正確。

樓主你發這種文會被投資客、仲介幹譙喔。

不要說差個30%,差個10%都差很多。 朋友之前台南老家買在高點,現在還在繳房貸.......
跌下來之後雖然有漲,但是如果買的時間點對的話,不要說賣房子賺錢,就算現在繼續住,房貸也早就還完輕鬆多了。

白癡才會同意"自住沒差"這句話....哈哈哈哈哈哈。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