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初入社會如果只領到22K至28K的薪水,就請先不要儲蓄

何不食肉糜

戴先生在自己的王國裡太久了

不了解新鮮人的狀況

一出社會工作難找新資又低

沒過多久又要還助學貸款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資助孩子的

戴勝益還是八年級生的成功典範呢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6040077-1.aspx
其實也不能怪年輕人
他們涉世未深被一些譁眾取寵的話所騙也是情有可原
就像我年輕時也覺得李敖大師很屌一樣

但是既然身為公眾人物
而且是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
說話必須要謹慎
你的話也許會讓某一個人成功
但是可能讓另外一百個人跌入地獄

當你沒有考量的原因,薪水可以隨心所欲才叫不必儲蓄

房子單價高自然就需要多的頭期款,這邏輯不是很正常嗎

但儲蓄也不一定是買屋,有些人有其他的規劃,有些房再怎麼儲

也買不到

月收可以很輕易5萬的工作,在台灣就是那些,但並不是公司都願意用

曾經有個同學跟我說,應該要出國去見識看看,只不過是荷包不允許

那時正好22歲大學畢業
singerfeng wrote:
戴勝益說得好 從前很窮 但薪水都花在學習語文 去學高爾夫 了解NBA NFL MLB 足球(大陸人最愛)等運動 甚至坐東請同業餐敘 這些都是必要的投資
22K存20K有用嗎 交對人脈朋友 一支股票就賺 2KK 好友相招 一個預售屋合資 恐怕就賺5KK 宅在01 只有更憤世嫉俗 覺得全台灣都對不起你


icyjellybean wrote:
問題在於,這裡很多輸家認為,沒有個有錢老爸就什麼事都辦不成了

上一代就別提了,近五年、十年一票科技人出走自己開公司,原來這些團隊是所謂富二代?

借錢給這些科技公司的個人、創投金主,是「把妹撞壞跑車不心疼」的腦殘小開?

根據輸家們的說法,有能力、有投資眼光的都是富二代?那活該翻不了身,一輩子在網路上該該叫就好



這些酸民們不看人成功積極的一面,而拼命以負面眼光去找碴呵~

最近朋友的聚會,由於都已出社會超過10年,累積一定資本,所以不少人都跟小弟提到,有投資機會要記得找大家呵~這也算是人脈資本的一環
戴董事長說的話
至少有很多方面可以學習的
至於你覺得不必學習的部分,視個人狀況調整吧!
畢竟他的話當然不會完全適用在所有人的身上

譬如說,他說他跟多少人借錢之類的
說真的,以一般人交往情形,有多少人能不憑身家或者家世背景就能靠信用借到一億多的?
說真的,靠個人才情借這麼多不容易,除非你已經有了成功的背景
當你要複製成功的經驗的時候,你才有比較好的信用去擴張
但往好的方面想
有幾點可以做的,例如,累積成功的經驗、結交比自己成功的朋友、累積自己的信譽等等
就算沒有個一億四,哪天需要借個一百四十萬也不是難事
另外,未必是真的借錢啦!
有時候只是需要個人脈、需要個機會、需要一起工作或創業的夥伴
結交了益友,做甚麼都無往不利,還能惕勵自己努力向上(總比交損友好多了!)

另外
有關於儲蓄這個部分
當然未必真的是五萬以下就不用儲蓄了
(類似言論也很多,例如鄭弘儀也說過,儲蓄多少之內乾脆全部SHOWHAND去投資)
但是,在一定年紀跟條件之前(例如三十歲之前,沒有沉重的經濟負擔)適度的投資自己是必要的
未必是單純吃吃喝喝,可能是培養某種興趣、結交一些朋友或者投資自己去考個證照、念點書
靠腦袋奮鬥比存死薪水悶著頭幹真的在財富累積上會迅速的多
有時候,你就是靠朋友獲得了一個投資機會、創業的機會或者工作的職位
或者透過朋友的提醒,讓你獲得了當頭棒喝的觀念啟發也是一種
你人很棒,但你總是需要伯樂,不然一零四打開千篇一律
履歷表寫得比較好的也不過就那幾分,連認識都沒有,能找到幾個真正好的工作?(依此類推)

其實不必就只想著戴董事長想叫你們去王品旗下消費啦!(發消費券的言論我也非常不贊成)
但擷取有用的部分消化吸收,對年輕人的職涯發展是真的很有幫助
樂觀積極的人生觀,通常會比悲觀消極的人容易成功

PS.戴董事長算是富二代嗎?
他的兄弟是事業有成沒錯,但他是含金湯匙出生的嗎?
前面某位大大要不要再查證一下?

song321c wrote:
戴勝益給青年的話:

很多人以為我創業時,靠的是家族與父親的幫忙。事實上,我沒有從家裡拿任何一毛錢。我不希望自立門戶後,又用家裡的資源,導致我的事業又變成家族的分支企業,這樣我就白走創業這一遭。但沒有錢怎麼創業?其實我是在沒有任何抵押品的情況下,向66位朋友,籌到了1.6億元的創業資金。

很多人問,為何我可以借到這麼多錢?也很多人因而問我:「人脈要怎麼建立?」我始終認為不要講人脈,要講人緣。人脈是有目的、有功利因素存在的,而人緣則是讓別人喜歡你,只要你人緣佳,人脈自然就好。
-----------------------

平均每人借他242萬。

現實生活中要找得到1個願意借你200萬的朋友都很難了,
含金湯匙人出生的言論,不值得參考。
...(恕刪)


他的抵押品就是他爸爸的臉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自以為厲害

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蕃茄57 wrote:
王雪紅也說,創業時沒向父親拿錢!能成功都是靠自己努力!
說也奇怪,怎麼富二代都可以不向長輩拿錢而成功創業?一般人就不行!沒...(恕刪)


紅姨沒說到重點
紅姨得到的是信用!!
看到戴董的新聞就更可確定一件事

失敗者的經驗都是屁

成功者的屁都是經驗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戴董事長的人脈是怎麼來的。

過去,是個講究排場的小開
剪個頭髮要三千,聚餐必吃鮑魚

時間拉回到當年戴勝益三十歲出頭,在家族企業三勝帽業上班跑業務,公司是爸爸和大哥的,對老二戴勝益沒有要求,也沒有期待。他想成為企業家卻沒有舞台,但是小開的身分和家族的金援,足以讓他打扮成企業家。

他整年的「企業家」行頭清單是這樣的:造型師費用十五萬元,治裝費三十萬元(必穿三宅一生、亞曼尼或Trussardi),指定到遠東飯店三十八樓Eros剪三千元的頭髮,開三百萬元的賓士車,每個月司機加保養費要十五萬元。全盛時期,他一年參加四個社團,會員費全部二十萬元,活動費加捐款超過一百萬元,每晚聚餐必吃鮑魚、魚翅、喝紅酒。

「就覺得一定要這樣才是企業家,誰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後喊我了尾仔(台語:敗家子)。」戴勝益自我解嘲。

這樣的日子過到三十九歲,戴勝益才跨出家族的庇蔭創業,跟親朋好友週轉了一億六千萬元創立王品集團。創業初期,他不脫小開的愛排場性格,三年內集團發展散彈打鳥,涵蓋大非洲野生動物園、外蒙古全羊大餐、一品肉粽等五大事業體,最後倒賠兩億多元,為了週轉,每個月光利息要還一百多萬元。

---------------------------------

不是要酸,只是他這種搞法誰辦得到?
大多數人跌倒一次就很可能爬不起來了,能像他這樣一賠再陪的又有幾個?
月薪五萬以下,寧願把多餘的錢全部梭哈拿去投資。
人脈經營當然好,但也要遇得到正確的對象。
收入在哪個等級的人,週遭的朋友也大都是差不多的等級。
去加入青年商會吧,這還比較實際點。
燦坤會員卡號:36960376,有效期限至2013年3月,歡迎使用。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