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能理解賣方說:我的房子最好,有人出到價位你再告訴我。
對買主來說,他要買房子,不會管你這賣方多喜歡自己的房子,對他來說,就是錢,是可以少付多少錢。
一個區域成交行情有高有低,高有高的原因,低有低的因素。即使這個區塊是有潛力上漲,買主也不會以最高的價格買,因為他知道世局無常,地震天災人禍不可預測。這用買賣股票的道理去想就聽得懂了~
賣方要賣的到房子,出價要出得漂亮,不要儘想著要用最高價掛,而應該要用行情中間價格去出,用最高價去掛,本身就表達兩個涵義:1.擺明摃盤子 2.認為買家的智商是較低的。不管哪一個,給買家的印象都不會太好。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你認為的不要從低價開
可你曾知道所有的房地產都是炒做出來的
股票也是啊
大戶、主力炒一枝股票跟有錢人、財團炒這一區的房產一樣的道理
我可選擇我要空或多,因為這是我對股票的眼光,營業員只要收服務費就好
同樣的房產也是,難道只要開出的價格不合你服務員的意就低價?
你不需在此用你的"專業"教育鄉民
很簡單
買東西我要用多少錢買合理,每人標準不一
可以就成,不就走人
市場決定價格、品質決定客戶買的意願
絕對不是你說的市場價來決定
devine wrote:
我一向不能理解賣方說:我的房子最好,有人出到價位你再告訴我。...(恕刪)
那你就要試著理解才行
當你看的房子永遠都是降價殺到屋主流血之時,買方才願意出價
你當然會這樣想
如果你看的房子是買方不斷的加價
賣方還要看那一個出價高,而且還要票子送到面前才算之時
你就會懂了
這種都是因果的
買房子的時後有辦法對賣方予取予求的
通常未來賣房子的時後,也不用期待買方給你好臉色....
但一開始就很難買到的房子
你的下一手也不會太容易買到你的房子............
有人說
我就不信只有你這間房子賣
會說這種話的人,代表他真的沒有買過房子
才會以為有房子在就能買
或是只要你喜歡,就可以用平價買的到.....
個人一直認為買方永遠是吃虧的
除非你是投資客 是大戶 或者是房仲本身
賣方開價 是隨他喜歡自己開的
即使有實價登錄 也不能限制賣方開出高價
買方只能選擇不買 或者談價
而房仲的利潤來自成交價格 當然希望成交價越高越好
真正會站在買方角度替買方談價格的又有多少人
我想非常非常少
有啦 可能自己想買來投資時 就會極度壓低價格
畢竟房仲都找一堆藉口讓買賣雙方在成交前 見不到面
你怎知對方口中 有人出更高價 趕快追價 是不是真的
其實要找到一間自己與家人都喜歡的房子真的不容易
也因為這樣 在談價時買方相對就比較沒優勢
雖然很殘酷 但必須說"大不了不買 反正房子還一大堆" 這句真的不太正確..
房子千萬種 自己喜歡的卻就那一兩種
買房子 還是得看機運呀...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與房是否有緣吧
仲介急了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無聊到發了一篇廢文。
首先,光標題就有很大的問題!
請問最低價的標準何在?是買方的?賣方的?仲介的?行情的最低價?
再來文章中好像很有理性的說理,其實根本一點專業都沒有。
文中只說買方出低價,會讓賣方心裡不舒服。
不過在商言商,我不相信在各行各業有哪一個領域,買方買東西或出價是為了討賣方開心的?
不是要買東西讓自己開心的嗎?
如果還要顧慮到賣方的心情,那就直接用開價買就好了啊,還可以告訴賣方如果願意賣,順便招待賣方全家出國旅遊一個月,你說這樣賣方夠開心了吧!?
在商言商,不就是我用我願意出的價錢買,你用你可以接受的價錢賣,銀貨兩訖,如此而已。
至於雙方為何要買,為何要賣?在這宗交易裡,一點都不重要。
文中還提到不要去嫌棄賣方的屋況,說任何屋況都可能是屋主的回憶。
用這種煽情的手法說服人,真是很糟糕,又不是不得已出來賣淫,不需要博取他人同情心。
還是一句話:在商言商。
對賣方來說是有回憶的裂痕,對買方來說就是要多花錢修補的瑕疵。
你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事實就是如此。回憶對賣方是無價的,對買方卻是無意義的。
更何況很多賣方根本就是投資客,哪來的回憶?要編故事人人都會,
但在買賣中買方尤其應該保持理性,別被那些沒用的故事情節給騙了,
重點只有一個,就是買了之後你必須自己負擔房價,沒人能幫你。
如果你也編了一個故事向屋主動之以情,你覺得屋主會不會可憐你,然後降個幾百萬賣你?
如果你告訴銀行你因為被解雇了請銀行寬限幾個月,銀行會不會理你?
最後奉勸所有要買屋的人,在商言商,出你覺得合理、又負擔的起的價錢,
別被一些話術給騙了!然後當冤大頭把白花花的銀子平白送給別人(建商、投資客、仲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