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現代人生活理想的人均坪數或居住模式探討

回顧1
在翻閱以前的照片時 翻出畢業后工作幾年在台灣自己買的第一間房(在中和)的照片 當時年輕 不懂講究 也不懂殺價 買了個挑高夾層的產品 坪數不大(17坪) 跟女朋友一起住(現任老婆)信用卡一刷 頭款就搞定 懷念當時買房貸款成數如此的高(95%) 如此的容易開始 最終賣掉是還是賺錢 只是不是很多 如果當時懂的殺價的話 應該也獲利不少 當時交給管理處賣一個月就成交了 免中介 代書費還是對方出 此房奠定了我凡走到哪裡工作必買間房的壞習慣 這15年來 這壞習慣真讓我一度節儉度日 抓衣見肘 不過苦盡甘來 換得現在無憂無慮







回顧2
當女朋友答應要升級成我老婆那段期間 跟我回到彰化住的地方時(自家出口加工廠房 鐵皮屋) 台北女孩的她 說了一句讓我緊張起來的話 她說 你家連個普通住房都沒有嗎 我不要住在鐵皮屋裡 然後在不鏽鋼門前貼個囍字 我都願意為了你嫁到鄉下 連去7-11都要開車5分鐘才能到的鄉下 你不能這樣敷衍我 給我找間房(租也可以)!!

婚禮前那幾個月里到處開車看屋子從 台中 花壇 員林 永靖 田尾 看到 溪州 最後決定在溪州 買了一間 地坪35建坪80的角間3樓透天 買這裡的原因是因為 他的貸款條件最好 可貸108%(事實是家裡沒辦法幫我出錢 錢都被老爸尬去做生意 還有一堆龐大的貸款 不想讓我爸媽困擾的情況下 我必須選這間 既可以滿足老婆需求 也不會讓老媽太激動-我不敢講我老婆不想住鐵皮屋 特別是我媽陪我爸住了大半輩子的鐵皮屋 這種話聽起來特別敏感) 我買600 卻貸出650 我都不知道那個建商老闆是如何搞定銀行把設定調到800多 第一次遇到這種事 多了50萬來裝潢(裝潢加傢具加冷汽花差不多100 還好自己還有存款 不過也差不多打底了) 不過每個月要付3.8萬左右的房貸 還好鄉下物價便宜 所以其他開支沒有那麼多 我也就沒多想 把5萬工資里 拿出快4萬交房貸 因為還有老婆的薪水加入 所以日子還是過得還可以

不過鄉下畢竟是土地多 就算是透天也不是那麼容易保值 所以賣的時候(被調回大陸)小賠了一些錢 而且賣的很慢

我的婚房 當時才25歲 品位還不夠成熟 選的傢具有點台灣鄉土劇的感覺 現在回顧起來特別有趣












話說回來 這個幫我做系統廚具的廠商(彰化永靖) 後來變成我之後幾年在台灣買新房裝修是的御用廠商了 這位老闆娘可見證了我台灣買房的大部分歷程 難得的緣分 為人老實 報價也合理
回顧3
話說買下了彰化溪州的婚房后 在有一次跟准老婆去台中吃完文心路上的一間上海菜(新天地 已經關了)準備要回彰化的路上 在中港路看到一間新富發的售樓中心 燈火通明 想說那就進去參考一下唄 當時那個售樓處本是在賣新富發上城 當晚剛好潛銷市政交響曲 我跟我老婆看了很喜歡(完全被樣品屋騙了) 跟老婆商量把它買了做周末度假房 而且條件也很好 35坪3房兩廳帶裝修傢具床(拎包入住)和一車位90萬 前棟8樓面路 議價后共538萬 當場用信用卡給他刷了 20萬首期工程款(婚房的裝修已經把我的存款打底了 只能透過信用卡先透支 再分期) 當時工程款進度款也不多 5萬 8萬的 幾個月付一次還應付的過去 2年後交房 交到後面差不多交了50多萬 神奇的事就發生了 快要建好準備跟銀行對保的時候 銀行說 你這個房可設定650 你可以貸520(懷念那個年代 要嘛超貸要嘛就是可貸到95%) 哇嘞 可貸金額又多出來了 銀行說你可以拿去裝潢 不過我還是選著只貸扣掉頭款后的剩餘金額488(想說這房是附帶裝潢地沒必要再花錢)哦 這個分期付款也要3萬/月左右 加上主房的貸款 本來就跟老婆準備好要咬緊牙根過日子了 準備高高興可以使用度假屋的時候
悲劇來了 大陸公司出現嚴重管理危機 我被老媽指定去拯救 所以這個復房根本來不及用 連一天也沒睡過 只交了大概4期(月)的房貸 我跟老婆就決定忍痛賣了(不是賠錢哦 很不捨得賣 雖然新富發附送的裝潢品質真的是。。。)交付中介 3個禮拜 打電話給我們說 客人出價730問我們同不同意 扣掉中介費30多萬 我們還賺了160左右 那麼快成交 大樓管理員還說 先別賣啦 以後會更高的 可惜考慮到我夫婦兩可能去了大陸就很長一段時間回不來了 還是決定賣了 (也曾經問過老婆娘家要不要搬來台中住 可惜台北人就是離不開台北)

溪州的婚房(主房)也在去了大陸1年後賣了(本來我叫我媽去住 反正貸款我在繳 不用白不用 但是她堅決反對 寧可住在鐵皮工廠里 後來在知道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地域性 我媽認為那是我跟我老婆打造的房子 不屬於她的 鐵皮屋裡的房間是她打造的 才是屬於她的 所以她不想去住)


這是樣品屋客廳

這是實際交屋客廳

這是樣品屋餐廳

這是實際交屋餐廳

這是樣品屋客房

這是實際交屋客房

這是樣品屋廚房和小吧

這是實際交屋廚房和小吧

這是樣品屋主卧衣櫥

這是實際交屋主卧衣櫥


一整個落差很大吧

回顧起來 當時投入50萬 交屋后才付4期就賣掉 4期的利息差不多算6萬 結果獲利160萬
160/56投報率285% 時間花了 2年 4個月 後來想想 早知道砸鍋賣鐵多買個幾間了 呵呵呵
當年的投資客是如何暴富起來的 關鍵在於敢不敢沖
從此之後我開始了我的雙居模式 也衍生出我想對主房與復房(度假)的理想模式和大小的探討
回顧4
由於公司的管理危機 老爸帕金森氏症惡化 在一次下樓梯時沒踩穩跌斷大腿骨 從此之後只能做輪椅 再也沒有站立起來過 而且開始自卑起來不太願意見人 由於大陸的醫療資源匱乏 老媽決定帶老爸回來台灣照顧 我再次回籠 不過這次必須掌管台灣 大陸 越南3 邊公司 頓時間 幹部 老臣 同行 開始閑言閑語 加上越南投資是大錢坑 公司銀行欠款款在我接手的時候是3900萬 剛滿27歲跟老婆結婚不到一年。。。。。(老婆當時跟我開完笑的說?!:早知道你要扛那麼大的債務就不嫁給你了 還嫁到鄉下 可見當時我被愛情沖昏了頭 還得我現在每天過著膽戰心驚還要跟你做那麼多工作 你是我見過最可憐最窮的小開)

所以為了讓老婆安心跟我在大陸打拚 我就把 我之前賣掉的房子部分餘款 拿了150萬買了中和的一間乙工住宅 35坪 3房兩廳1.5衛 加一機車位和一平面大車位 還贈送個大露台(內部經理轉放出來賣的 我猜他至少也轉手賺了100) 雖然網路上說乙工多不好 但當時完全沒概念 而且還被我老婆娘家說買的太貴了 只聽到銷售小姐說可以申請註冊公司 我反而覺得是優點(在想如果家裡倒了 至少還有這個點可以開辦貿易公司從新做起) 買了老婆的名字(其實上篇的台中的復宅也是買她的名字 回顧起來 她名下的房子幾乎都是獲利出場) 地點就在我之前跟老婆交往的時候買的小套房旁邊新蓋的建案 當時我也沒啥捷運宅的概念 就覺得住在小套房時 這裡旁邊有個大賣場挺方便的 以900買下 付頭款150 花個40簡單裝修然後叫老婆的父母兄姐搬過來住(由於總總原因 之前一直租房 我看不過去)其實是為孝敬老人家 我老婆回台北的時候 也總算有間屬於自己產權的「娘家」。。。。。。。。。。。
然後我就跟老婆義無反顧的回大陸努力整頓全公司了。。。。。。。。。。。。。。。。。。
幾年後。。。。。。。。。。。。。。。。。。。。。 突然看到新聞說正在蓋環狀線。。。。 聽說又有萬大線。。。。。是個雙捷運站 就在隔壁 走路1分不到。。 老婆開始陸續接到房仲的開發電話問要不要委售 每次都試探問一下行情 從1000 1200 1500 1800 一直漲 雖然我們沒打算賣 每次都被行情嚇到

交屋時我拍的照片 由於裝潢是老婆回台灣主導裝修 我沒參與 所以沒留下完工後圖片記錄





回顧5
安頓好老婆娘家 台北單身小套也賣了 婚房賣了 台中復房也賣了 基本上回來台灣又必須住鐵皮屋了 在再回大陸工作3年後不甘心之餘 又跑回台中付了頭款80萬買了個大套房(買老婆的名字 給自己台中吃喝玩樂用) 詳細請參照18樓(賣完上述房產後有一定的資金儲備了 終於不用再刷信用卡付頭款)
在努力力挽狂瀾 衝刺公司業績 整頓公司 砍掉不能獲利的投資(無條件放棄越南投資股份 當時我做這決定 老爸還不甘心)有次在國外參展遇到一個家居賣場的採購經理 說中國需要我這行業的供應商 希望我能跟他們合作 其貿易和行政總部在上海 讓我升起一股擴張的決心 跑到上海開分公司 自己親自帶隊 一開始開了一個小門店(租來的)和跟同行農場借了一些小空間倉儲貨物 當時也是借住朋友家 不過畢竟不能常住 而且人家老婆也有所耳語 最後搬到自己門店附近的一間酒店式公寓短租1個月 我實在非常不喜歡沒有自己地方的感覺 做起工作來特別不踏實 感覺隨時都會被趕走 後來毅然而然在酒店旁的房屋中介詢問附近有沒有房子要賣 當天看了附近3個單位 看到第三個我就決定買下了(我已經有很多次當天看當天買的實例 我總覺得比來比去浪費時間) 理由是 市中心 內環內 新蓋好 剛交樓 毛胚 投資客轉售 小區景觀不差 大小剛好 離店近 門號也漂亮 xx路800弄8號樓804室 聽起來很爽很好記 150萬RMB 由於公司的業績增加 流動現金變多 我就先挪出來50萬RMB付頭款 買了我媽的名字 月付8000RMB人民幣房貸 花了10萬做裝修 (老婆當時喜歡宜家風 一直要求這裝潢給她買間宜家風格的傢具) 話說上一位投資客購入價大概在90萬RMB而已 我當時在過戶時看到他購買的原發票上寫的數字 被賺了60萬RMB 我也沒太多介意他剛交屋就賺那麼多 因為我自己迫切需求穩定長期的戰鬥指揮中心 (其實後來這間房反而變成復房 一年後我在郊區買了個透店做主房 周末入城巡視電里才進來住 詳情請參照20樓)









這間房在2014年年中賣了 因為門店生意人工成本越來越高 效益也沒我當時座鎮的好 加上生了小孩 不能像以前一樣行李款了就可以立刻出差 就把門店讓給了自己上海的主管 反正跟家居賣場的合作目的已經達到 每個月從農場發貨有穩定的營收 4月放盤出來 5月就定下來簽約了 上海市中心真的是賣方市場 簽約當天我遲到了半天 約好早上8點簽約 結果我拖到12點半才到 其實是因為有另外一個中介想攔截這個交易 當天約我去他的公司見另外一個買家 願意加價10萬 所以才遲到 由於誠信問題的困擾(如果是本地人早就飛單了) 最後還是決定賣給從早就在等我的那個買家 最後賣了460萬RMB 寧可少賺10萬 順利成交 對方完全沒有因為等待而任何不悅臉色 中介也跟他說了這樣的價格很公道 而且以後還是雙地鐵站(現有一條線正在施工中 13號線吧) 其實這間房是可以長期保留著的 但是面積太小了100平方2房2廳 對於開始養育小孩的我 已經不夠使用了 留著只能租人 自用用不到 所以還是決定賣了
好文!
感您無私分享。
欣賞實業家~

上海最近還多了個發展中銀行的總部,真是萬金難求一地!
回顧6
我永遠記得1999年12月24號這一天聖誕節 大學畢業后(2000年拿畢業證書), 還在抱怨著怎麼沒辦法跟大學時期的前女友過聖誕節, 立刻被派來中國公司見習, 後來做個進出口業務的小主管, 跟老媽住在廠里, 依然是鐵皮屋 我恨鐵皮屋
你知道下雨天雨滴打到鐵皮屋頂所產生的響聲是多麼擾人的, 而且當時施工品質差, 剛建成的鐵皮結構, 居然還會漏雨! 我的宿舍里必須備幾個水桶裝水, 加上家裡剛來大陸辦廠, 沒太多錢, 從政府那邊拿到土地后, 地也不填高(沒錢), 就立刻蓋建設做生意。
所以只要園區抽水站一跳電(這裡打雷很多 常把電網打到全區跳電)場一定淹水, 我的床就飄在水上了。
當時跟前女友感情很要好 也希望她能跟我一起來這裡 打拚 結婚(婚也求了), 可是總覺的這樣的起居環境會嚇到人家, 所以在工作半年後, 拿著16歲爺爺逝世留給我的一點錢(我是長子 有分到一些所謂得祖產(現金形式)但不多), 一直放在郵局裡面存這沒動, 剛好在公司旁邊有個建商建了樓盤 我就開進去接待中心看房。
也是一天就決定了, 這是在中國買的第一間屋子,一間面小區公園2樓的3房兩廳105平方無電梯, 50萬RMB(也沒殺價) 頭款15萬 當時的匯率是3.6左右, 大概是54萬台幣(爺爺的錢加幾年來的利息也剛好差不多這樣而已), 簽完約我回去跟老媽說我要把台灣郵局裡面的錢換出來大陸買房, 我不想住在廠里, 你要不要過來一起住? 當時老媽有點生氣! 她覺得做生意就是要住在廠里, 這樣才看的到 (這個觀念一直到她開始退休專心照顧老爸的病不管事後 才慢慢改變)。我跟她說 就在公司隔壁,開車1分鐘, 很近了 廠里有事打個電話就可以趕回來 有那麼嚴重嗎? 最後她還是不搬, 仍然住在廠里, 當時我只好找了個室友 (台灣人 男的 跟我是同行)跟他收租來抵一些我的房貸.

我月交3000RMB他分擔1000RMB, 其實我不是虎爛!當初我進自家公司, 我得到的薪水是 3000RMB塊而已, 我家的習慣是自己公司的錢就可以自己花, 沒錢的時候就省一點花 沒有給付薪水的概念, 我媽在我回來之前也沒有任何形式上的支薪, 我跟我媽說這樣的觀念不對, 如果為公司工作就必須得支薪, 才有自己想支配的錢, 這個3000塊薪水一直持續領到2003年底我回台灣工作為止都沒變過, 反正當時的物價也不高, 交完房貸后 還是有些錢可以花我就滿足了.
後來我回台灣的時候, 前女友分手了, 原因是大陸的工作有管理上的衝突, 毅然決定回台! 我跟我室友說 不然這房子讓給你吧! 只要你繼續付3000的房貸, 到時候我會把名字過給你, 你只要返還我當初的頭款和已經交的本金就好了,大概18萬左右。 當時大陸剛好新法令出台, 拿到房產證2年內交易要課徵50%的稅, 不知道為何, 房子是2000年買的, 我的房產證2003年才拿到, 所以我也沒辦法立刻過戶給我室友 只是叫他先交著房貸先, 他也蠻信任我的, 沒有任何契約, 當然在2005年的時候要跟他過戶時他, 問我可不可以在晚2年過戶, 因因為樓下的鄰居, 剛法拍了一間單位在我買的隔壁, 對方是買給女兒當婚房的, 但是太小想打通, 她也法拍了一間3樓跟我同樣房型的單位, 她跟我朋友協商可不可以換房, 她補給他10萬RMB, 當時我已經曾諾過這房從他交房貸開始就是他的, 所以也沒要求這利益處置權, 由於3樓剛法拍拿證下來, 要更名還要再等2年, 我也同意了。
2007年, 大陸房地產起飛, 我讓給我室友的房子單價已經漲到90萬了, 當時老婆還不慎理解為何要把一間有價值的房子以當初購入的原價讓給別人, 我跟老婆說, 承諾就是一種承諾, 請你簽字一下吧(大陸賣房要夫妻簽署同意書)這點錢不算啥! 我有能力賺更多, 給你過好日子, 於是我室友, 給了我18萬(原本頭款跟我住的那幾年房貸所付的本金), 他收了換屋款10萬, 對他來說, 成本8萬, 價值漲到90萬,
可惜2000年數碼相機還不流行, 所以沒能留下任何房子的照片, 我把18萬換回台灣存摺 當時匯率快4.8(金融風暴前) 也算賺到了匯差啦 回收86台幣萬!
Jackbless1688 wrote:
h大又多了一房!!?...(恕刪)
回顧7
2002年在中國家裡場里工作2年後 我成了進出口部的主管(這部門我自己創立的 目的在於找一些中國可出口的植物 賣到國外去)是個蓬勃的年代 當時很多植物產品很便宜 外國價格又好 一年幾百萬美金不是問題 隨著業務蓬勃的發展 我這個部門帶來很多現金流 有一天 之前賣我房子(回顧6)的銷售小姐打電話告訴我他們公司要推出三期別墅區 很優惠 而且還是潛銷期 叫我趕緊過去看圖紙(由於我當初跟她買房一個價都沒砍 可能覺得我是好客人吧) 去到現場 模型剛擺好 當場我就選了 別墅區湖心區2間大小適中的別墅 2間都挨著
一個86號 一個84號 大小差不多 各280萬RMB(當時圖紙上的除了有一棟被內定以外 其他任何一棟我都可以挑選 果然我是第一位被通知的) 確認好的當下我就立刻回公司拿錢跟拉我媽過去看
我媽到了現場 我指給他看我選的這兩棟 我跟他說 以公司的流動資金 可以付的的起2棟的頭款 每棟80萬 共160萬RMB 但是房子要2年後交屋 由於毛呸的關係還需要再2年後我才有錢可以裝修 我設定我跟我媽一人各一棟 就把定金每棟10萬給交了
後來回到廠里 我媽跟我說 本來剛來大陸辦廠時1997 老爸答應呢要給我媽買個別墅(離公司開車半小時園的另一個建案)可是資金一直尬進去買貨跟擴場(剛來大陸 擴了2地點 然後又被無償徵收回去 花了不少冤枉錢 直到第3個場才穩定下來) 這個別墅她很喜歡而且離場近 她想要直接能住 不要等交屋后再拖2年 協商后我跟銷售小姐退掉一間房 把定金合併到86號那間別墅 交屋提早半年完成(應該說我們在還沒整體工程驗收完成時 我拜託銷售小姐給我們進場裝修)2005年的過年前 裝修完成 但還有一些部分沒收尾 我爸自己一個人就先跑去住 一直稱讚這裡環境很棒 我媽在偷笑打電話跟我說我爸的行為 (因為之前他很反對花這個錢 對我跟我媽先斬後奏很不高興) 由於當初我跟我媽保證 這棟房子的資金由我的部門來負責 包括後來每個月的貸款2萬5RMB都由我部門負責支付 不會動用到老爸直管的其他部門所需要的資金 才把這房子買下來的
住不到2年 老爸病情急轉直下 嚴重到不能再待在大陸了 把工廠交接給我(2006年被召回) 2007年老媽決定帶老爸回台求醫 這房子就我跟我老婆住了 而且也不是常住 因為後來我跟老婆拓點到上海去 所以住的時間也不多 只剩一個請住家阿姨幫忙打理 .... 跟老婆結婚多年到處打拚 終於在2010年懷了小孩 因為從結婚到此都沒有刻意避孕 本來以為是我有問題 也去醫院檢查的好幾次 看了中醫 拿了配方 有空就吃 這小孩得來不易 突然覺得事業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我想帶老婆回台灣生產坐月子子全心全意在她身旁看顧她和小孩 加上中國的園藝市場已經趨於飽和 國外又因為2008金融風暴 我的外國客戶倒了好幾家生意也沒以前好 我算了算 就算小孩生下來 一家3口住在這個大別墅 蠻浪費空間的(之前還有父母一起住) 別墅市場價格也很高 為何不善用這筆資產來分散投資呢 所以我去中介放盤 開價2000萬 一個月后中介問我底價多少可以賣我跟她說其實1800萬RMB就可以了 她回我 我可以幫你賣到1880 但傭金要給我60萬你實得1820萬 我當下就答應了 立刻千了銷售協議

由於付了幾年的貸款 頭款80 裝修花100萬 6年來的貸款(交屋開始算)利息差不多80萬 付出的成本260萬 賣1820萬-剩餘貸款120萬 凈收1700萬RMB 6年投報率是1700/260=653% 當時的匯率是4.6 也就是回收差不多台幣(1700*4.6=)7820萬 羡煞所有來大陸打拚的台灣同行(大部分人都住在廠里 當時我們貸款買這間別墅的時候還被笑浪費錢買個70年使用權的別墅)
















看著看著,突然覺得感動,
一個人的人生可以那麼精彩,
那是多大的辛福。

雖然有苦,可是也有樂,
最重要的是夫唱婦隨,難得。

其餘的投資、調動的故事也很棒,希望能有續集可看!
回顧8
2010年12月老婆懷胎6個月時 我就帶著老婆回來台中住了(我沒跟我爸媽在鄉下的小木屋農舍住 原因是我媽每天照顧我爸就很累了 雖然有請菲佣 天天熬中藥 帶他上各大醫院 中醫診所 甚至去大小廟裡求神問卜 沒能有餘力照顧我老婆 而且我老婆懷孕聞到中藥味會噁心難受 所以跟我媽商量后 各自分開照顧自己另一半會比較輕鬆) 當時有買一間套房在市政路文心路上 為了回來台灣度假時在台中有個歇腳和放私人物品的地方 也沒有出租 我跟老婆住在這裡養身體待產 本來想住在這裡叫月子餐來坐月子 後來老婆聽說去月子中心比較輕鬆而且有專用護士幫忙照顧小孩 小孩生出來后還是決定送去月子中心1個月 我則住在套房裡坐公共汽車來回探望老婆和小孩 說真的 小孩離開月子中心的那一個月 整天沒睡好 老婆產後身體修復期間又很容易累 這間套房所處的位置提供的便利性讓我走路出去2-5分鐘就可以的生活需求的雜貨 附近餐廳飯館 小吃也不少 幾乎是為了生小孩的居住環境 可惜當初這建商沒規劃3房2廳的產品(都是套房產品) 不然還真想長期留在手上 未來走路5分鐘還有綠線捷運站 在這裡持續住了半年 生前2個月生后4個月 生完后回大陸時就把這間套房放出來租 增加一點收入抵消一下奶粉錢 每個月租2萬連停車費含管理費 從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 三年幫我收了72萬 管理費每年1.2萬左右買了5年共6萬 2014年6月換房客時 介紹房客的中介問我要不要放出來賣 我考慮了一天 跟老婆商量 小孩長大了還是需要自己的房間 這個套房只能出租以外 我們能再用到的機會也不多了 不如賣了存錢找機會買間至少3房2廳的產品 老婆跟我對於這件照顧我們順利生孩子的房子 充滿不舍 真的很不舍 住在那裡我們每天都很開心 很多事情都很順利 終於700萬實收的成交了 530買入 本來有貸款當時也沒交幾期 也忘了 大陸生意好時有賺到錢就把貸款給還了 所以也不知道利息成本 大概抓個5-6萬把
回報了700-530+72-6-5萬=231 231/530=43%/5年=8.7%年收益 賺了錢於是最近一次回台幫老媽換了一台E200 孝敬一下老人家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