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過客 wrote:
想買房子的朋友們還是...(恕刪)
慢慢等吧.
現在11/24 已經有數據證實買氣回升了。差價揚的預測而已。
實價登錄後 房市買氣搬風 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不僅在10月回升,其中,新北市地區月增30.6%,遠大於台北市3.4%的月增率
作者: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1月2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房市交易實價登錄制上路3個月未滿,已牽動買氣搬風,央行昨(23)日公布最新統計顯示,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不僅在10月回升,其中,新北市地區月增30.6%,遠大於台北市3.4%的月增率,雙北市的置產行情變化由此可見。
對此央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林淑華表示,不排除民眾因實價登錄獲得明確資訊,轉而選擇價格公道的新北市地區置產,此外,也可能先前是受到農曆7月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值得持續觀察。
央行指出,10月份台北市買賣移轉棟數有2890棟,月增3.4%,新北市有6803棟,月增30.6%,顯示新北市新購屋的回升力道明顯高於台北市。
10月房屋買賣移轉棟數若與去年同期比較,雙北市差異更明顯,央行指出,台北市10月份約年減11.2%,已較9月的20.25%年減幅縮小,但新北市不僅未減,反而年增27.5%。
林淑華分析,應與實際登錄制讓民眾透明掌握市場行情有關,新北市的房價比起北市,民眾較能接受,因此購屋意願更高,尤其是青年首購族部份。
中央銀行昨天也公布「10月份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平均利率」及購屋貸款等主要消金放款金額,統計結果顯示新承做的購屋貸款金額結束連續2個月的下滑走勢緩步回升,房市買氣略為回籠。
央行指出,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五大公股行庫新承做的購屋貸款金額401.43億元,較9月增加27.66億元,購屋貸款平均利率1.896%,較9月下滑0.001個百分點。
林淑華表示,10月房屋買賣增加、購屋貸款利率卻微幅下滑,可能與5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401.43億元中,有88.09億元為青年安心成家方案的優惠房貸有關,這項優惠房貸較9月增加11億元,導致市場新增房貸利率微幅下滑。
房貸利率部份,央行表示,10月份國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717%,較9月份的1.572%上升0.145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資本支出及週轉金貸款利率上升所致;若不含國庫借款則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同為1.717%,較9月份的1.650%上升0.067個百分點。
央行的數據都拿出來了,酸民還是得來扯扯建商的交屋。
建商什麼時候沒交屋了?
事實上是每個月都在交屋。
如果早個幾年就下定決心買房。
現在一堆人會怨嘆沒早點下手嘛?
低利率、高通澎的環境下,資金只好想辦法往低風險的地方放。
如果不是這樣子,央行需要拼命防堵資金往房地產跑嘛?
我最主要是要提醒想買房自住的人。
再觀望,損失的都是口袋裡的錢。與其如此,不如多去做做功課。
了解哪邊的人口是正成長?未來幾年內會有公共建設加持?預計會投入多少經費等?
是喊真的還是像酸民講的都是假的? 真假是要自己判斷的,而不是不理性的一廂情願。
這樣的好地點自住屋,買下去就馬上賺到租金、利息、人生等。
不要想你不可能換屋,人生每個階段都不一樣。時間到了,就有可能會再換屋。
99%的人都慶幸已經早點買房。偏偏你就要相信那1%的人說後悔買了。
他們有的買在比較差的地點,有的經商失敗,有的遇到惡鄰居,有的根本就沒評估自己的能力。
相信他們,不如相信自己看到的。喜歡的區域就自己去看看,不了解行情,就多做功課。
頭期款還沒存到的,就量入微出,加強自己能力,或換個地點,先求有再求好。
有許許多多的方式。總比等著人家給,一天到晚抱怨,酸東酸西,來的好上1萬倍。
有的人,縣升格也酸。北大的好環境也酸。開了連鎖商店也酸。
央行提供的數據也酸。公共建設也酸。馬路大小也酸。狗狗小便也酸。
未來發展也酸。下雨也酸。不下雨也酸。總歸不是自己好處的,就到處酸。自己吃不到的,就說別人很酸。
統計學也可以作文章。邏輯有問題也不願意承認。早已證明過的事情了,也可以擺明就是不相信。
要相信他們的言論,真的還不如去相信新聞上的唬爛文。
自己去市場看看吧。坐而言,不如到市場上去收集資料,親自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何黑心系列作者講的,大家都覺得是創作出來的?市場會證明一切!!
empirepenguin wrote:
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不僅...(恕刪)
ranmaa wrote:
就讓事實說話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76645
五都房市交易 10月回溫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5&f_ART_ID=276511
新北房市交易 10月大增三成
才大增三成有什麼用?
2010那時新北市單月甚至可以破一萬棟。後來量縮到單月5000多,然後漲到單月6000多棟。
實價登錄資料目前只有8,9兩個月,沒有明顯大漲大跌。
我是建議多觀察幾個月。
再說也不用預測。現在已經跌了。你沒看見捷運宅流標嗎?
奇怪!既然你看漲,幹麼不去掃捷運宅?光說不練?
到時來驗證吧,哈哈!!
gameheven 2012-10-14 11:38 #1 wrote:
1.
2013上半年開始初跌段。
2.
房價大跌,租金微跌。
3.
跌價的底部,大約等於是20年租金。只要你現在的房子,價格高過20年租金,一律會跌。包括大安區/信義區都會跌。不要忘記,租金也會微跌,那房價會跌多少?自己算!
4.
銀行會虧損,但是勉強撐得住,不會有倒閉潮。最多只有零星幾家銀行會倒。
5.
建商大規模倒閉。
6.
台灣空屋率19%,房屋比人多。房價一跌,自住客會慢慢搬進新房子。舊公寓淪為空屋,房價跟房租都會降到極低,但未必租得掉。這些房子,最後會被政府超低價徵收,變成公園/道路/公共設施。
7.
房價跌太快,合宜住宅大批退訂,寧願賠訂金也不買。
(補上第7點)
gameheven wrote:
才大增三成有什麼用?...(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