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仲介跟原屋主的價格差快100萬!!(11/5更新Prar II)


THE666 wrote:
仲介費本來就算是費用,要把這費用當成本,要買方負擔,你說這是誰的問題?

你上網拍買一本書300元,網拍費10元,運費50元,
網拍費10元,運費50元是你的費用。

你買了之後才發現買錯,於是po網拍賣掉,你會賣多少錢?
300 + 10 + 50 ?
還是
300 ?


房子又不是書
要不然看你有沒有10年前買的房子,我可以用當時的價格跟你買,不過要扣掉這十年的房子折舊費+購買費用
也就是說 你要是10年前買的房子 1000萬 每月租金算2萬好了,租金共 240萬
房仲交易費 60萬
我只需實付 700萬給你 這樣合理嗎
自由就包含商業利益自由 人權 就包含在法律的範疇內任何人可開發任何獲利的權利 人道就不能動不動把人斃了 民主就包含包含保護自我意識 就算是唯利主義的人也要保護 我們只能道德勸說 但無法強制 有扯很遠嗎還好吧

真的要搞動不動把人冠個罪然後斃了國家嗎 肯定你我都不想活在那種世界

你覺得我是追捧還是摒棄 舉個例子而已 你提美國正義有多好 我也提美國的邪惡有多壞而已 看過笑過 一往如常





OracleW wrote:
你這種說法就好像小偷...(恕刪)
房仲開價本來就不會是屋主要賣的價格!~
落差100萬真的不算多!~

10年前我買民生東路16坪套房一砍就是100萬!~
最後成交差80~仲介要我加價=我會回頭砍仲介費!~
事後:仲介承認:之前有一買家也是這價格!~屋主知道到頂了!~

版主別太傷心!~
最近看三重重劃區還有差價1000萬的!~降1000萬還貴喔!~你說原屋主開價?

一般而言我會先問:之前有人出過價?仲介一定會說一個價+屋主嫌太低不賣!~
再來問一句:這屋銀行設定多少?
如果是空屋:屋主住哪裡?
以上三點自己大概會知道狀況!~
如果仲介當場回答不出~一般而言事後也會回電!~

你也記住住址=請銀行鑑價!~這些都是攸關你買價的原因!~

你如果知道屋主想賣的價格!~
其實透過保全留資料!~
只要不違約!~
基本上互利大家都高興!~

房子是用來住的~偏偏喊價又是必經過程!~
就跟裝潢一樣!~落差也很大啊!~

功課=時間=金錢~
別氣餒!~
加油!~


THE666 wrote:
別在那邊自己幻想啦,
簽約,買賣雙方就會認識了,
雙方一定會互留電話,
等等相約去吃飯都有可能,
買方只要問賣方一句話,
仲介有沒有賺價差馬上知道,
這風險多大啊...
換成你是仲介,你敢嗎?(恕刪)


照您這麼說,仲介大概是全天下最笨的,買賣都只會用自己的名字,而不知道用人頭這招的人了

人頭這招在各行業真是好用到不得了

有的仲介可能品牌形象較佳,衡量得失,不太敢賺差價

其他仲介喔,嘿嘿…

明知殺人、放火要判死刑、無期徒刑,都有人敢做了

賺個價差,算個屁啊?

證券業相關從業人員輔導股票上市、上櫃公司初期,也有不能夠從事買賣該券商所輔導之上市、上櫃公司股票的規定

那些營業員借了多少人頭來買、賣,因此而獲利啊?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利字當頭,往往可以突顯出人"靈活"的那一面,能不去鑽營的有多少人?

以上都是我的幻想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所以嘞 全部的房仲都是這樣 那就不要利用他們的服務就好啦 斷他們生路 自己開發賣家 自己跟原屋主買就可以了 花多點時間跟精神找 放下手所有的工作 還不見的每次的開發都能成功哦 看你兌換的價值

時間非常耗時的時間 vs 便利的資訊平台和收費服務

天天去產地買菜vs便利的貨物平台但付很貴很貴

當然你也可以像我住在產地旁 房子也不貴啊絕對不會被房仲騙 就算騙金額比例也小到你不會去計較的

所以到底誰是始作俑者呢 那麼執著呢 不就消費者本身嗎

還是一句話 不買房子不就得了嗎 願打願挨

做個精實精明的消費者 看透這一切商業行為很難嗎


OracleW wrote:
現在資訊技術進步目的...(恕刪)
可樂的例子就是我舉的 而我認定的賣家是可樂原廠 一瓶4塊的出廠價 而不是提供陳列服務的通路商 誰擁有貨源才是賣家務實理論 資訊透明的話 這些通路商也可以標識出場價在標籤上嘛 讓消費者知道你賺多少
iphone一支出廠價199美金 一堆消費者何必在末端通路買到2-3萬台幣呢 理論上全球蘋果迷只要忍住一年不買改向鴻海團購250美金 100萬支 鴻海會不接這個單嗎換個名稱叫梨子手機嗎可以吧 資訊透明你還不是得買貴給人家賺 願打願挨 也可以不買啊 把個蘋果公司捧上全世界 市值第一你又沒好處
什麼樣的道德標準合理利潤?

不是要你消極的不防小偷 而是還沒被偷之前你以為你的鎖很安全 哪知道接了一通自稱是檢察官的電話說你帳戶被凍結要你告訴他密碼賬號 對 家裡的鎖還是沒被解開 但新手法的偷第一次遇到被偷了都還渾然不覺 後來才知原來這個手法叫詐騙 第一個被騙的人法律保護罩幫的了他嗎 很多商業行為跟詐騙沒兩樣 還是一堆消費者傻乎乎的買單 資訊對稱 哪有所謂的真正對稱 對稱了又如何 還不是買貴 一點都沒改變 既然能默默的接受不可協商價格的消費產品 那可以協商價格的服務商何惡之有呢?而且還有不買的選項 不是嗎 有些產品你自己買還不知道被騙被利用呢 (基金 保險) 自己傻傻的消費倒害自己一把 我老婆至理名言 我只有一種死發 為何要花錢買十種不同死法的保險呢 為何保險不就一種一口價 任何死病 就賠 搞那麼多花招 結果現金飽飽的壽險業者還把土地價抄高

所以到底誰是吧房價堆高始作俑者呢 某個都市太擠太貴為何不換個地方住呢 自己認知清楚如何精[明消費又何必去抱怨服務的中間人呢 如果甘願被賺的消費 那又怪誰呢







OracleW wrote:
現在資訊技術進步目的...(恕刪)
仲介,就是買賣房屋的撮合工具罷了,
最後決定權還是在買賣雙方,
賣家找仲介,除了省事,也會想賣得比自己設的底價多一些,
不然自己上網底價貼出來賣一賣,何必找仲介多付傭金?
底價一回事,
開價一回事,
行情一回事,
成交價才是最真實,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
不相信仲介,不要去找仲介就好了,哪個行業不想多賺點?
台灣盲目的消費者的奇跡 壽險業又高價購地 我看台灣最邪惡行業中介還排不上前三名呢 但網路上只會瞎起鬨批鬥
hlz wrote:
可樂的例子就是我舉的...(恕刪)
Eddie悅 wrote:
然後我問屋主要實拿多少,仲介說他不知道,這物件是他開發部同事開發的....

換成你們,你們會信嗎?因為,如果是我~我會信耶><""~~~(還是說小弟我功力太淺)



淺到爆... 你最適合被宰... 也不要妄想有錢的一天了 :(
強烈的建議你.自己跟屋主買就好了

附近的人說這邊成交大概都在350萬.怎麼又會去看開價500萬的房子

現在房仲有這麼好唬人嗎?

不過我看了板大的文總覺得....

仲介開高了價有錯嗎?

假設某地區的成交行情價是450萬

仲介找到願意賣350萬的屋主.然後開到550萬.有錯嗎?

如果.....跟仲介看房子的人可以找到願意賣350萬的屋主

強烈建議.做仲介吧.有這種能耐可以年收百萬了.也不用在這邊為了50萬討論下去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