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18号這次標售是高樓層(14、15、17、18樓),且屬大坪數(54.26坪以上),高總價(3100萬以上)~~~客層較少,且會看到福地或電塔....如果您有3000萬元,您會想買嗎????...轉手不易(4房需求少,總價高,地段略差,嫌惡設置...),所以自住客或投資客不太願意買吧...換言之,價格太高,便宜一點應該就賣得掉...
llinsh wrote:看到新聞畫面71坪底.我有這等財力也不會想住在這種人車天天穿腸過之處..(恕刪) 難道有錢人都只買一戶自住嗎?事實就是有錢人不只不願意住這裡....而且這些有錢人還知道這些房子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簡單的說,在有錢人眼裡那些屋子已經賺不到錢了。更令炒房一族捶胸頓足的是連信義18都沒投資價值了, 那其他的房子又能有多少投資價值???QE越來越沒用也就算了。美債過了換歐債, 奢侈稅還沒走又來實價登錄偏偏後面還跟著勞保破產, 軍公教退休待遇調整......現在還滿手房子的房市投資客這次可真的是遇上百年難遇的大災難啊。
然而這次「信義18號」釋出16戶卻有8戶流標,台灣房屋智庫研究員洪佩君指出,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為西側電塔正對A棟A1單位客廳陽台,導致這個區位幾乎無人投標;其二是投標作業將共用上下機械車位的單位綁在1標當中,也造成投標人選擇上的限制。==================================================================正對電塔的單位不論是自住或投資,都不討喜.以這樣48-54W/P的底標價,誰會要一個單位正對著一座高壓電塔?同樣的底標價可以在附近買類似的單位,而沒有電塔.再來強制一標要買兩個上/下相連的車位,誰會買?木柵當地的車位難以出租,價格也低,沒有投資價值.一般人一戶也只需要一個車位,多的一個車位無法去化.要看多與空,要看新聞,也要看一下前因後果,再來解讀流標的原因.
Jackson_H wrote:要看多與空,要看新聞,也要看一下前因後果,再來解讀流標的原因. 沒錯! 不過, 若要說前因後果, 這波房價上漲早就已經過了頭!再加上這種新聞發酵之下, 那股"氣"已漸漸消失了!就像跑馬拉松一樣, 靠的是那股"氣"! 一旦洩氣, 就跑不下去了...
很正常吧~ 實價登入後你的買價會被公布出來.所以短期要獲利的機率會變低. 這比奢侈稅還糟.奢侈稅我不知道你買多少,我要課15%我可以加到我划算在賣.實價不同了呀,我買的價錢查的到大概的價錢.加上奢侈稅綁2年.短期投資客幾乎無利可圖. 這也是為什麼一堆人想要奢侈稅退場.因為價格透明後,短期買賣要在課10~15%的稅.短線幾乎不太可能賺錢. 有剩下中長線期待房地產每年增值而賺錢.投的人當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