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要是買在台北或新店, 房價賺了應該有1倍,
但房子買在桃園地區, 電梯華廈可能是賠錢貨(中正藝文特區除外)
房市並非齊頭漲, 但有漲的地區一定有以下幾個特色
1. 財團法人炒地皮(尤其是保險業的財團, 每幾個月就有突破單坪最高價的新聞)
2. 捷運站或高鐵開通處, 多數房子無風自漲
3. 整塊完整的地段(如林口、三峽, 新莊副都心等)
靠薪水買對好房子, 脫手了通常是富了子孫(這輩子要靠它遮風避雨),窮了這一生(還房貸)
(以前還有機會靠員工分紅買房子, 現在國家政策改了, 企業也樂得輕鬆發放現金股利)
這些要怪誰...
市井小民辛辛苦苦將錢轉一部分買保險, 保險業者也很"窩心"的幫大家守住這些錢轉投資房地產...
每天看報紙看有沒有好的標的物, 靠薪水還房貸的人是選地點還是選價格?
再想想~ 如果辛苦掙得到的錢買一間房子, 旁邊的建案賣價一直居高不下, 哪個人能抗的住誘惑, 願意犧牲賣價將房子賣掉後再重新找對標的物? ~ 通常, 有多間房子的人願意, 因為他又不住在裡面.
有時想想~ 面對繁華的街道巷弄, 窮盡一生的工作所賺得的財富, 能買啥?
靠房地產致富的, 是機緣, 是智慧, 還是人脈經營的對?
看看對岸, 還不是改革開放後冒出了一堆靠房產致富的人, 這些人的文化素養如何, 大家有機會碰到可以聊聊...
只能說~~ 有捨有得, 沒有大財富但有健康與幸福的安康家庭, 你願意選哪個?
看看今天的新聞,哪個政府官員沒有超過一各以上的不動產?
台灣是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房子一間一間買,再一間一間賣。
沒錢的人分三種...
第一種是省錢型,有自己的一套省錢公式,一段時間後就把省下來的錢全部都給了有錢人。
第二種看破型,反正就是買不起,就幫買下房子的有錢人顧房付房貸,也就是租房子。
第三種在此不討論
結論
全世界只有台灣這樣。
Taiwanese are Live to work,and to find ways to do more and more.....work.
根本不會成 如果買方加了買到了 恭喜 我們才有錢可以賺 請問房價的行情是誰在掌控的 有人要賣這個價
一坪40萬/50萬 也要有人買 買了就是行情 你家隔壁一坪賣出去一坪40萬 請問如果你賣會只賣20萬一坪 會的話 請把電話留給我我幫你賣 所以我想回復一下主題 市場行情 房價高低 不是取決於仲介 建商 代銷 這些人有拿槍逼著買方購屋嗎 回到供給需求面 就是有人願意用這種價錢買 才造就了這樣的高房價 如果沒人買 不就會跌了嗎 重點來了 就是有人買 仁愛帝寶一坪300萬就是有人買 那旁邊不是帝寶的電梯大樓 一坪不用150萬以上有可能嗎 那台北市邊邊地帶不用70-80萬嗎 那新北市靠台北市的不用40-60嗎 這和藝人不是一樣嗎 跑龍套的一次通告1350元 你叫周杰倫 林志玲來領1350元呀 樓上有人拿591淡水的房子100萬出頭來比 你叫新莊的屋主200萬賣你一樣的東西他會要嗎 周杰倫 林志玲可以不接這個通告 屋主一樣不用這個價錢賣房子 請問我仲介何德何能 叫屋主賣多少就賣多少 能夠影響整個房市的價位 房子已經是一種保值商品 不單單只有住的功能 你叫LV 一個包包賣300元呀 叫他不要賣那麼貴 我們都買不起 有可能嗎 重點他30萬還是賣得掉 我做仲介也才兩年多 我出社會到現在也才一點點時間 可是我要說的是 自己不夠努力比不上別人 你有甚麼資格說話 人家一個月可以領-7-8萬 人家有本事 你呢 一個月領2.2K 沒本事卻在奢望房價會跌 不如把時間好好去想辦法賺錢 說實在的有錢人很多 社會就是那麼現實 我在說個學校的例子 一個不愛念書考試都不及格的人 整天說請老師把題目出簡單一點 不然全班都100 他不及格 當老師把題目出簡單一點 他還是沒念書還是不及格
連自備款這個門票 你都沒有了 就算房價腰斬 你還是買不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