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制定並非如您想象這麼簡單。
稅制的公平正義與如何避免抑制經濟成長,猶如兩個不同方向的拉力互扯。
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人民的基本需求。
為解決有些人買不起房的問題,所以要對買二或三棟房子的人增加稅負。
所以為解決
有些人買不起車子的問題,所以要對買二或三輛車子的人增加稅負?
有些人買不起衣服的問題,所以要對買二或三件衣服的人增加稅負?
有些人買不起米的問題,所以要對買二或三斤米的人增加稅負?
何謂公平正義?
永遠都會有人認為社會沒有公平正義

當您處在優勢時,您不覺得這世界需要齊頭式的公平
但當您今天因為要買房子時發現自己處在弱勢的時候
卻想要來要求公權力、輿論或甚至民粹的力量來達到齊頭式的公平?
雖然有錢的人的確有能力多繳點稅讓社會更好
但有錢難不成是一種罪嗎?那也是人家努力來的
(不討論避稅或逃漏稅等等的狀況)
您論點要求有錢人多付出代價購屋又公平了?
其實上面很多前輩都講到重點,問題在抑制炒作這一點
做不做得到就看政府的決心與魄力啦
至於政府有沒有這兩樣東西我也不討論囉......
您的這種想法,搞共產算了......
但最後就是大家一起爛,因為沒有向上的動力
在資本主義之下的經濟體制,基本上沒有平等這回事
但好的政府就是把這樣的體制弄得較為平均
不會讓兩端的差異太過懸殊
當您講著自己有不錯的薪水時
怎都沒想想一些可能只領您一半薪水的人
每天還要面對更為沈重的生活壓力咧?
不是要說公平嗎?
個人感覺買房子忌諱眼高手低
自己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東看西嫌找到滿意的結果是買不起
rojar wrote:
這種事情哪有公平不公平的,
誰不希望自己手上的資產可以上百倍變賣?
我的房子不能賣十倍覺得很委屈該找誰抱怨不公平?
樓主以為房地產很容易玩?
告訴樓主,房地產就是一種豪賭式的期貨選擇權,
站對邊的時候爽爽賺,
站錯邊的時候,你可以去問看看。
全台灣可沒幾個地方長期以來房地產一直都能如此容易獲利,
我就撿過房養房失敗者的便宜,他現金流吃緊到,我只跟他買一間,比他一堆房子賺的還多,
還有,當房東也是一種高風險的事業,
十個裡面有一個爛房客你就受不了,
有些人外表光鮮亮麗,你當她的房東才知道她有多爛,爛到可以上法院,
我運氣好沒碰過,但我朋友就碰過。
...(恕刪)
沒錯
世界上根本沒有公平的事
早點認清早點開心
甲:走路真辛苦,若能騎馬就好了,你如果有兩匹好馬,願意給我一匹嗎?
乙:你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如果有兩匹好馬,我願意送你一匹.
甲:你對我真好,改天我如果有兩棟毫宅,我一定也送你一棟.
乙:你對我真好,改天我當了國王,我一定送你一個小島
兩人肝膽相照,不分你我,感情就更好了.
兩人走著走著,看到路旁有人在烤雞吃.
甲:好久沒有吃雞肉了,你如果有兩隻雞,我想你一定也會分我一隻吧?
乙:開甚麼玩笑,我怎麼可能送你,我真的有兩隻雞啊!
============
樓主的親戚朋友,靠投資房地產賺大錢,
你心生不滿,認為這個白癡政府為何連房價大漲這種小事都無法解決,
自己定了自以為"解決房價高到達公平的政策",
如果投資房地產賺大錢是你或你老爸,你還會這樣想嗎?
Lycosa wrote:
其實要抑制房價非常簡單 就是把每年要繳的房屋稅合理化
比如說一戶1000萬房子的 每年光房屋稅應該就要繳5萬-10萬的稅
所以1億的房子就要繳大概50-100萬的稅
當然這些多出來的稅
因該要回饋給大家,比如說健保大家可以都少繳一點
或是大家的繳的所得稅的趴數都可以下降...(恕刪)
要房價回到合理(一般受薪階級可以買得起)的手段
不能造成一般房屋使用者個負擔,也不能造成整個築業的大蕭條
1000萬的房子,每年要繳 5-10 萬的稅
假設,一般受薪階級月新3-4萬在台北買了1000萬的公寓
貸款 600 萬,20年,每年要還 30 萬
加上稅金 5-10 萬
是想要他去死嗎?
還是叫他乾脆不要買房?
打防要打重點,要直接命中那些炒做的
不要禍及他人
有房並不是錯,錯的是炒作的人
所以你要針對炒座的人下重藥,而不是對有房或想買房的人下重藥來壓抑市場買氣與價格
內文搜尋

X